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重点群体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灵活就业群体面临的困难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益成为高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春节后,高校毕业生即将面临就业择业难题,对很多学生而言,毕业即失业,四处跳槽,在家啃老,“就业难”成了绝大多数年轻人面临的最大问题,亟待解决。


一、面临问题


一是择业方向相对狭窄,优质岗位竞争过大。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相对狭窄,近期疫情频发与洪涝灾害,让体制内的安稳和保障更是让大众直呼“真香”。且春节期间受父母亲戚等影响,很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将公务员、教师、国企工作等单位好、收入高的工作列为就业首选目标,但受其教育经历、教育方向等方面限制,省考成为毕业生们解决就业难题的广泛选择。


二是过度重视名校学子,岗位竞争指数高。春节过后大中小企业复工复产,逐步吸纳新鲜血液,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减员增效、分流下岗限制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很多用人单位在进人、用人上普遍存在“惟学历是用”的短视行为和偏见,将目光锁定在少数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身上,甚至是硕士生、博士生身上,对本科生就业造成冲击,普通高校毕业生难以获取畅通的就业之路。统计数据显示,企业规模与岗位竞争指数呈现出正相关态势,即企业规模越大,岗位竞争指数越高。其中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岗位竞争指数最高,为33.12;规模在501-1000人的企业岗位竞争指数为29.05;规模少于50人的小微型企业岗位竞争指数最低仅为11.09,形成大企业进不去,小企业看不上的尴尬就业现状。


三是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内卷”严重。建国后不加控制的人口政策形成了持续的劳动力人口高峰期,造成了我国持续巨大的就业压力。春节后高校毕业生也面临就业难题,据统计2021年临沂大学应届毕业生12329人,其中本科8782人,专科3547人,沂南县人口数达98万余人,2022年度高校毕业生1096余人,人口基数大,各单位企业寻求高精型人才、实干型人才,对毕业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剧就业内卷。且受疫情影响,部分传统企业由于破产、倒闭、裁员等使其大批科技、管理人员涌入市场,给刚出校门、缺乏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造成就业压力。


二、对策建议


二是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更新就业观念。高校需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把就业工作的好坏摆到关系到学校声誉和高等学校的生存、发展的重要地位上。积极充实指导人员队伍,使就业指导工作专门化、专业化、专家化,逐步解决开展工作的设备不足、场地条件受限等问题,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思想观念,为大学生开展和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三是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毕业生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