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公路运输127号文(铁路旅客运输管理规定第127条)







进入新世纪后,常宁开始迈入“高速时代”,衡枣高速常宁连接线、岳临高速相继建成,祁常高速正紧密施工。如今,纵贯南北、连接西东、通达四邻的“一纵一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高速公路交错纵横。







改革开放之初,常宁市农村公路仅有100多公里,没有硬化的等外级公路,通行能力相当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是当时交通状况最真实的描写。然而,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推进和实施,这样的状况一去不复返。至2018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022公里,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0倍。至2018年底,常宁市实施贫困村通组项目178公里,窄路加宽90公里,实现了所有25户以上宜居自然村100%通水泥路。







常宁水系发达,在常宁境内湘江有60公里,舂陵水68公里,浯水15公里,宜水18公里,涉水乡镇有12个,渡口57个。常宁水运的历史主要是集中于松柏港,清末时由于水口山铅锌矿的开采技术革新,开矿所需设备、物料和所产矿砂,均靠松柏港口船运,松柏港的规模鼎盛时,成为铅锌运输的大港。近年来随着湘江高等级航道的顺利推进,常宁港基于腹地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先后修建了一批500吨级泊位,如三友码头、北高峰码头,更有可停靠内河大型船舶的松柏千吨级码头。目前,常宁港现有永久生产性泊位6个,最大靠泊能力为1000吨级,占用码头岸线323m,所有泊位均配有装卸吊机,除大堡码头集约化水平较低,场地较为复杂外,其他泊位建设时间较短,集约水平较好,场地设置较清晰,通过能力较好,常宁港目前年通过能力190万吨。







近年来,既是常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投入大发展的时期,也是运输市场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常宁市交通运输焕发出强劲活力,呈现出勃勃生机。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客运企业5家,客运车辆343台,客运班线104条;城区出租车公司2家,出租车180辆,办理巡游出租车道路运输证127辆,公交车123台;普通货物运输经营业户1974家,个体经营业户1762家,公司44家(物流公司12家,渣土公司7家,混凝土公司10家,其它公司15家),道路危险货物经营业户1家(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普通货物运输车辆1057台,货物专用运输车辆17台,非经营性危货运输车辆5台,车辆动态监控设备车辆(总质量12T以上) 216台:20万吨源头企业6家。全市367个建制村全部通客车,通客车率达100%,百姓出行日益便捷。







2008年7月1日常宁市在全国率先实行城区公交免费,运行11年来,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应,让常宁市民拥有了常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即节约了能源和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既规范了交通秩序,也发挥了公共财政改善民生的作用。公交免费以来,有效地改变了市民出行方式,提高了城市公交化程度,较好地整合并节约了社会资源。全市公交化程度从不足5%提高到了20%以上。免费前,坐公交车市民每天开支10000元以上(按票价1元计算),免费后,市民每天可节省59000元乘车开支。截止目前,全市公交营运车辆122台,营运线路23条,大力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实施,深化公共交通行业领域改革,公共交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朝着智能公交、绿色公交、优质公交的方向深入迈进,为常宁市民提供了方便舒适的公交出行服务。







下一步,常宁市交通运输系统将聚焦“大格局”,构建快速交通网、干线交通网和集散交通网三个层次的综合立体网络;构建集多种运输方式、内外高效衔接的集疏运体系;聚焦“大服务”,着力提高交通运输供给质量,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着力解决村镇公交发展、农村物流发展、农村运输发展,加快“公交城市”创建步伐,发展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聚焦“大提升”,持续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加快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手段,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科技创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