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安徽电子税务网怎么登录(国家税务总局安徽省电子税务局网址)

“互联网 房产交易税收服务管理系统”


在淮南上线啦!



国家税务总局淮南市税务局


关于上线“互联网 房产交易税收服务管理系统”暨更新存量房评估系统数据的公告



为破解房产交易办税环节多、时间长等问题,便于广大纳税人足不出户完成房产交易的相关税收申报缴纳业务,淮南市(市区)于2019年11月15日正式上线“互联网 房产交易税收服务管理系统”。为保障税收的公平公正,提高存量房评估计税价格的准确性,我市对存量房评估系统的基准价格同步进行了更新。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上线“互联网 房产交易税收服务管理系统”


(一)适用范围


在淮南市区范围内购买增量房(一手房)、买卖存量住房(二手住房)的个人,可通过互联网申报缴纳相关税费。


个人买卖非住宅类存量房、拆迁补偿房和非买卖类房产转移暂不能通过互联网申报缴纳相关税费。


(二)需申报缴纳的税费


1.个人购买增量房需申报缴纳契税、印花税。


2.个人买卖存量住房需申报缴纳税种:


卖方:增值税及其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个人所得税、印花税。


买方:契税、印花税。


涉及相关税收优惠的,系统将会提示按现行税收政策操作执行。


(三)申报需上传的资料


1.个人购买增量房需通过互联网上传购房发票及买方身份证、户口本、婚姻证明等图片。


2.个人买卖存量住房需通过互联网上传交易房屋的不动产权证及买方和卖方的身份证、户口本、婚姻证明等图片。


系统会根据减免税申请提示应上传的图片。


(四)其他事项


1.用户开通方式


(1)房产中介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开发销售代理公司使用该系统,需向主管税务机关税政管理部门提交本公司从事相关业务的员工身份证件,由税务机关为其开通用户,用户开通后即可登录系统给房产交易买卖个人进行申报操作。


(2)个人用户开通方式:在国家税务总局安徽省电子税务局弹出窗口中,选择“普通用户”页面底端的“注册”,根据提示操作完成个人用户注册即可。


2.用户登录系统方式


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安徽省电子税务局网站登录。


登录网址:


https://etax.anhui.chinatax.gov.cn


登录后,按照相关提示逐步操作,即可进行申报,并可选择在线缴款方式,直接缴纳税款入国库。


二、更新存量房评估系统数据


为规范存量房交易市场管理,保障税收的公平公正,提高存量房评估计税价格的准确性,根据房产交易市场发展现状,我市对存量房评估系统基准价格予以更新。


特此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淮南市税务局


2019年11月14日


“互联网+房产交易税收服务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互联网 房产交易税收服务管理系统”以房产交易人为中心设计运行流程,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税务与房管、资规、银联、国库等部门房产交易信息的互联共享,打通了房产交易网签备案、不动产登记、房产登记、金税工程、银联支付、国库TIPS等9个信息系统,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纳税人只要通过网络登录安徽省12366电子税务局,输入身份证号及交易合同编号,将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房产证、购房发票等资料拍照上传,即可自助完成税费申报入库全过程,实现房产交易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


在我市上线该系统,解决了广大房产交易纳税人在办税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多部门查询档案信息、排队等候时间长、重复报送资料等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信息查询自动化


原先家庭住房套数查询需要将相关信息传递至不动产登记部门查询,房产评估价格需要登录存量房评估系统录入信息后核价。系统上线后,后台可以自动进行住房查询、房产核价,大大减少了数据录入时间。


2.办税最多跑一次


除前往办税大厅打印发票和税票之外,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便捷化的办税新体验。后续实现电子税票和电子发票推送认同后,有望实现房产交易税收一次不用跑。


3.申报缴税多元化


除传统大厅申报纳税外,纳税人可通过网页登陆系统,申报途径更丰富。此外,缴税方式在原来POS机刷卡缴税的基础上,增加了网银在线支付缴纳税款。


4.申报资料电子化


原窗口办理时,纳税人需携带多份资料原件、复印件到窗口办理。系统上线后,通过网上办税渠道,只需输入合同网签号或初始登记号,上传相应证件照片即可,既节约了时间成本,又降低了费用成本。


5.办税环节更简化


原窗口办理时,交易双方都要到场,经过排队取号、等候排队、填写表单、前台受理、双方确认、房产套数查询、评估核价、税款缴纳等多个环节,办税手续繁琐。系统上线后,交易双方通过电脑登录网上办税平台,即可完成信息登记和申报缴纳税款,精简了办税环节,办税时间也大幅减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