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明年新农合320一年?大病生不起,小病不报销,农民不愿交也正常

保险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和遥远,因为农民对于这方面的意识还很弱。

城市里有很多保险,费用也都不便宜,这些保险不愿下乡,因为下乡农民也交不起。

但农民们也是有保险可缴的,比如今天要和大家说的新农合!

农民们每年都交的新农合,明年会不会涨价呢?

农民们是否真的乐意交新农合,不愿意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下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新农合是什么?明年会涨价么?

新农合其实就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新农合制度从2003年在全国县市试点,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弄农村。

新农合刚进入农村的时候还是挺便宜的,但近几年新农合却一直在涨价。

从2018年的210元,2019年的220元,但也有的市价格是2018年190元。

到2019年的话,新农合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240元,新参与的城乡居民则是每人每年220元。

新农合还很照顾特殊人群,比如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由政府补贴,每人每年定额补贴45元的基础上,市财政每人每年补贴45元,县才财政每年每人补贴60元,部分90元贫困人口个人缴费。

而对于优抚对象、重残、计划生育家庭成员等,可以减免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由民政、残联、卫计等资助代缴。

此外,像农村的很多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以及五保户、低保户、贫困家庭都是可以免交合作医疗的,但也能享受医疗报销。

新农合一直在涨价,都想知道明年的价格,很多人在说,明年可能会涨到320元每人每年。

当然这只是大家的推测,官方并没有通知具体价格。

新农合在农村,农民是否满意?

新农合虽说生病住院可以报销,农民们在镇上的正规医院买药也能报销。

但农民们真的对新农合满意么?新农合对于农民来说有哪些不足之处?

一、保障水平太低

新农合的保障水平是很低的,而且办理报销的程序很复杂繁琐。

虽然两三百一年的保险本身就很低,但新农合价格低,保障也相比其他的要少很多。

比如我个人是在市里上班,但公司不给交保险,唯一的保险就只是农村的合作医疗。

可合作医疗不能在异地缴费,只能每年把钱给家里人代缴。

作为已经出门上班的年轻人来说,有时候忙忘记了,家里人也不好意思说,对大家都有些尴尬。

最主要的是,农村合作医疗放在城市里的保障真的低。

很多说是可以医保报销的药店或诊所,社保可以报销,但农村医疗却不能。

对于只有农村医保却在城市生存的人来说,医保的作用少之又少,只有生病住院才能报销一部分,小型手术只能报销几十块钱。

而且新农合的登记程序和报销程序繁琐,城镇医保可以拿来抵消一部分医药费,能直接在卡上缴费,事后再结算。

但新农合的话,农民则需要完全自费后拿着发票去农村当地申请报销。

遇到突发情况在外省不是户籍地生病住院,农民是否能现场拿出钱来治病是关键,才有之后拿着证明到农村老家报销的事情。

而且回去还要镇上县里跑,对于本来工作就忙的人们来说,路途、工作耽搁等成本,几千块或一两万住院费人家都懒得跑这趟。

最好的是农村医保能解决支付渠道,实现异地结算。

我老家有说凭借身份证或医保卡就能异地结算,但真正到了那边医院却是不能当场报销的。

二、报销范围窄

新农合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重点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而像门诊、跌打损伤等就不在保险范围内,这就导致农民的实际收益其实并不大。

范围比较窄,而区县报销的比例也不同。

比如癌症,顺义报销是55%;门头沟则是40%。

而且对于一些需要吃中草药的患者来说,有的地方新农合和是一分钱都不报销的,大多是报西药。

新农合本身可能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而农民不乐意交医保的原因还有以下这些。

农民不乐意交医保的原因总结

一、农民不爱生大病,但小病不报销

新农合是以大病统筹,生小病农民需要自己全权支付的。

但作为农民大家也都知道,农民长时间在农田里干活,很少吃(几乎不吃)垃圾食品,大鱼大肉也不常吃。

生活方式相对是比较健康的,也不常生病。

甚至一年两百多交了医保,却一次医院都没进过,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浪费,对医保的参与合作就失去了动力。

偶尔的摔倒、镰刀割伤小感冒什么的可能比较常见,但这些往往又是不报销的。

二、大病报销也生不起

所谓的大病是像慢性病、癌症之类的,长时间需要治疗,或一下需要一笔钱。

一个收入困难的农村家庭,一下子得了大病,哪怕去医院看病报销了部分,剩下的农民大多也无力偿还。

对于农民来说,哪怕报销但也看不起病。

当然,家境好些的农民的确报销会减轻很多压力。

但对于普遍的农村家庭来说,新农合并没解决农村内部贫困家庭的医疗问题,反而加大了农村的贫富差距。

三、异地无法享受优惠

农村的现状,现在其实大多是妇女儿童老人,甚至只有老人小孩。

年轻人大多在外面打工,很多农村成为“空心村”。

这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在城里交不起社保,在农村还要交医保。

但当他们生小病,农村医保却不能报销,他们参与新农合医保却得不到实惠,参与热情当然降低。

农民工本来就挣得不多,路途遥远,生大病要回农村报销,甚至是急性病也不能当场报销,去大型医院就医没法享受新农合优惠。

新农合需要农民在定点市县就医才能报销,对于大多外出的农民工来说,他们能享受到的新农合的福利优惠太少,交医保的热情自然消退。

此外,农村医保还有严重的医患信息不对称问题。

比如定点医院治病时,并没按最有利的方案,开大药方,多开药,开贵药,过度消费医疗服务。

新农合保险公司加大了合作医疗支出,因为不是全款报销,农民的负担也加重不少,新农合医保也并没发生真正作用。

而且农村的卫生基础设施比较滞后,乡镇医院发展缓慢,医护人员短缺,整体素质不高,甚至医院里的药也不齐全,很多只能在市里的医院买到,但又不能报销。

综合来说,就是没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多方面的医疗需求。

有的农民会因为在镇上医院误诊或看错病而将病情拖严重,但去县市的医院医疗费用又比较高,让人望而却步,也制约了新农合医保的运行。

当然,对于上了年纪的农民来说,新农合的确也有很多用处。

老人小孩身体素质差,交农村医保用处还是比较大的。

但对于普遍年轻农民来说,用处就不高了。

就像我父母说的,一年两三百块买个平安,买份安心也是划算的。

只是农村医保本身的确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农民,才能调动更多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那么关于新农合,农村医保,大家还有何不同看法或补充呢?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