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白话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上)

白话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上)

原创 安世强 安博士讲财税 2022-05-07 06:00

收录于合集#财税知识168个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对于会计初学者来说,往往感觉很难理解,即使很多资深财务人员,也对某些事项是否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感到困惑。

以前几期,笔者曾经对专项储备和职工教育经费等是否应该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了分析。由于递延所得税的抽象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有必要再统一梳理一下,这里不引用任何准则原文,讲一般人听得懂的“人话”


一、为什么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会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实际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是权责发生制的体现。按照会计的口径,应该在本期确认所得税费用,但是税法允许以后期间缴纳的,这样会产生对税务的负债,需要通过贷记递延所得负债的方法,增加借方的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按照会计的口径,本期不应该确认所得税费用,但是税法要求本期缴纳,以后可以少缴纳,这时也会出现可抵扣暂时性的差异,需要通过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方法,确认贷方的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通过负数的所得税费用,对在当期按照税法口径多缴纳的所得税费用进行调整。


以上的两种类型都是保证了按照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保证利润表中税前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匹配,并通过在资产负债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形式,在将来转回,并影响以后期间的所得税费用,实现各期在会计口径的利润与所得税匹配。


举例说明:

甲公司2020年利润总额是100万,其中计提了坏账准备10万,所得税率为25%。但税法要求坏账实际发生时才可以在税前抵扣,根据会计准则要求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准税前抵扣。


那么按照税法要求需要将会计利润调整至税务中的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增10万元)100 10=110,当期所得税费用=110*25%=27.5,但按照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值,所得税费用要与利润总额相匹配,会计上应该确认100*25%=25的所得税费用。所以为了将以后能够抵扣,但当期按照税法规定多缴纳的所得税予以递延确认,通过: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2.5


这样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27.5-2.5=25。


这样实现了两个目的:

1. 满足了税务要求,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了纳税调增,符合税法要求;

2. 满足了会计核算要求,会计利润本来没那么大,不该确认那么多费用,通过贷方的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调减了所得税费用,实现了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匹配。


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前提条件


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存在暂时性差异;

2.未来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抵扣这些差异;

3.利用暂时性差异的时间可以确定。


以下进行详细的解释:


(一)存在暂时性差异要求会计和税法对同一个事项是否可以抵扣的认识是相同的,即会计认为可以抵扣的,税法也承认,但抵扣的时间两者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不能确认永久性差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