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常州个税起征点2019税率表(新个税起征点及税率表)

前段时间,长三角多个城市提出新目标:今后5年或到“十四五”末,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起征点万亿元。这批城市包括江苏常州、徐州,浙江温州、绍兴和嘉兴等。2021年,常州GDP达8807.6亿元,徐州GDP为8117亿元,温州GDP为7585亿元,绍兴GDP为6795亿元,嘉兴GDP为6355.28亿元。按GDP增速估算,江苏两市均为8000亿级城市,几年内破1万亿元难度不大;而浙江三市,尤其6000亿元级的绍兴、嘉兴两市,几年内要突破1万亿元难度不小。可以参照的是江苏扬州,去年GDP为6696.4亿元,扬州的“小目标”相对保守:5年后经济总量要在确保个税8000亿元的基础上,向1万亿元台阶迈进。如何冲刺“万亿城市”?不妨剖析其中GDP最高和最低的常州与嘉兴,观察这批城市的“雄心”。


常州的家底(


在苏锡常都市圈内,常州有点落后了,苏州与无锡2021年GDP已分别超2.2万亿元、1.4万亿元,但常州人对发展很有底气,关键还是制造业家底厚实。新去年,常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表长13.6%,常州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已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型碳材料产业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此外国家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隐形冠军企业200多家。从产业集群角度看,常州已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核心零部件等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值得一提的是比较具有潜力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常州已聚集了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中航锂电等4家业内领先的动力电池企业,2021年常州动力电池已建税率、在建产能超过230GWh,位居江苏首位,产量占全国的1/3,国内市场产销量位居全国首位。另外,2021年常州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产值超过1250亿元,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幅超过税率60%,常州发布的《常州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新目标: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4000亿元。“十四五”期间,常州每年将安排100亿元政策性资金,5年时间带动8000亿元以上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至2025年,全市工业规模总量超过2.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4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常州还将力争实现数个“零的突破”:比如,2022年要实现常驻院士零的突破,表力争到2025年实现本土企业世界500强零的突破等。


嘉兴的法宝


与常州类似,嘉兴也看重制造业。在前不久召开的嘉兴市第九次党代个税会上,嘉兴明确表示,紧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扩大开放、城乡融合发展等关键抓手,实施制造强市战略2019,打响“嘉兴智造”品牌。嘉兴算过常州一笔账:2021年,嘉兴名新个税义增速达到15.4%,名义增量达845.76亿元,如果接下来几年,每年增量都能达到845亿元,嘉兴“十四五”末的经济总量将达9738亿元,非常接近1万亿新个税元。从发展规律看,GDP接近7000亿元,正是启动规划冲刺1万亿元的关键期。制造业之外,“长常州三角一体化”成了嘉兴发展的法宝。嘉兴提出,积极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增长极,奋力实现在长三角核心及区的战略崛起。具体而言,未来5年,嘉兴将全市域、全方位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包括全力推进嘉兴机场和高铁新城及建设,2019加快推进通苏嘉甬)铁路、沪乍杭铁路、沪平盐城际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等。位于上海、杭州之间,嘉兴近水楼台先得月,多年来也一直借势发展。一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嘉兴实际使用外资由29.9亿美元升至41.3亿美元,排名反超新宁波,位列浙江第二,近年来嘉兴引进的外资项目中,50%得益于区位优势。去年,嘉兴的南湖、平湖、海盐、海宁纳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去年,嘉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98万元和4.36万元,收入比1.60∶1、全省最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8年列全省第一。未来5年,嘉兴若晋级“万亿俱乐部”,还将增加共同富裕的底气。嘉兴提出,将率先形成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标志性成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会主起征点义现代化先行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