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什么时候(经济建设什么时候开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他组织政治局委员专门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发表题为“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重要讲话,号召通过重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化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帮助领导干部理解市场经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纠正不正确的思维和做法,把握前进的正确方向。最初以大规模的商经济建设品生产和大规模无疆界的市场交换和永不停滞的自觉创新为特征的市场经济并没有发生在中国,市场经济的相关规律和知识对我们而言还是短板,而马克思的《资本论》是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补齐这样的短板将极大地提高和扩展我们的思维空间。马克思说:“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市场经济。第一层次是资本的运行,第二层次是运行背后的经济规律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是寓其于经济运行之中的。这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可以丰富与我们相关的市场经济知识,提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及一些精彩论述,可以补齐我们知识的短板,指引正确的方向。


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领导干部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样也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导干部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会下意识地运用所掌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和其他经济学知识。因为实践既接受已有理论的指导,又在已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二、领导干部应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要学习其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和基本观点,集中体现在他的《资本论》中。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方法论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马克思紧密联系实际,为了研究经济问题,来到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达的英国。通过仔细的观察,琐细的描述(例如《资本论》第一卷第八章的工作日就进行了琐细的描述)和科学的、大道至简的抽象(资本论第一卷的“商品和货币”就很抽象),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一切都来自于实事求是。需要强调的是没有深刻的观察和琐细的描述,就很难有科学的抽象。


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指出,“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政策。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要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特点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告诉我们,革命和建设需要“本本”,但不教条于“本本”。要在“本本”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修正,丰富和发展“本本”。既要尊重具有普遍性的东西,同样也要重视特殊性。搞好了特殊性就丰富了普遍性,丰富了“本本”,这就是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极具现实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前进的正确方向。一是始终坚持实体经济第一的原则,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只能服务于实体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三卷《资本论》都是研究实体经济的。在《资本论》第一卷题为“商品”的第一章中,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商品这一物质产品的社会有用性。由价值形式进而由货币形式所表现出来的财富背后是使用价值,是由使用价值是支撑的。只要这些使用价值不变,表现其价值量的价格或高或低都不影响一国实际财富的增减。实体经济的基本内容是制国民造业和农业。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一国技术进步集中体现在制造业上。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如果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缩小10%,其内容是农业方面缩减的,那就是饿死人的问题。如果是由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构成的,那恰恰是挤出泡沫。


三卷《资本论》在逻辑上也体现了实体经济是全部经济活动的基础的原则。其中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这是由生产物质产品的产业资本完成的。第二卷研究的是资本流通过程,具体论述的是创造物质产品的产业资本的循环、周转,以及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第三卷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分配,以及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如何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资本循环最简单的公式是货币资本(完成购买功能)—生产资本(完成生产功能)—商品资本(完成销售功能)。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都是服务于生产资本的。为了聚集资本的方便和提高销售的效率,分划出了银行资本和商业资本,它们都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


二是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是义政治经济学的什么时候精髓。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价值,同时参与使用价值的创造。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失去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要想得到能够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的总产品,就要付出对等的社会劳动总量。坚持劳动价值论就要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生产性劳动是创造物质产品的劳动,非生产性劳动是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的劳动。在分配中只有充分考虑到生产性劳动的回报,才最终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坚持劳动价值论,就是要着力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坚持劳动价值论就要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加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是动态的,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不断以更高级的形式出现。应当充分注意到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者劳动的特殊性,将其作为复杂劳动给予充分关注。


怀疑劳动价值论,违背劳动价值论是要犯错误的。之所以出现分配差距拉大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很好地理解开始和贯彻劳动价值论。比如,把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混为一谈。正确的逻辑是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大则回报多,贡献小则回报小。然而在一些领域却出现了由分配决定贡献的大小,而不是由贡献大小决定分配。有些企业高管因获得不合理的高价年薪,自认为对价值创造贡献大;而那些在实体经济领域工作的一线劳动者,他们对财富的创造贡献大,却由于谈判力量相对弱势,所得小于贡献,反被认为对开始价值的创造贡献小。正确的思路应当回到坚持劳动价值论上来。


三是纸币的流通是有限度的,超过了限度就是通胀,用发货币刺激经济要慎之又慎。马克思研究了货币以及货币的演化,认为货币也是商品,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的是金银,货币的基本功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马克思指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不是任意的,而是和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例关系,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例关系。马克思研究了纸币,认为纸币本身并没有价值,只不过是贵金属货币的价值符号。纸币的流通量限于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量,超过这一限制,纸币就会泛滥起来。马克思说:“只要这些纸币确实是代替同名的金额来流通,它们的运动就只反映货币流通本身的规律。纸币流通的特殊国民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更象征性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如果今天一切流通渠道中的纸币已经达到这些渠道所能吸收的饱和程度,明天纸币就会因商品流通发生变动而泛滥起来,一切限度都消失了。”马克思关于货币的这些论述告诉我们,用多发货币的方式刺激经济要慎之又慎,否则,就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无穷后患。


四是创新与经济发展。马克思在无意之中描述了市场经济下的资本主义是如何发展的,鉴于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生产者必须千方百计地创新,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马克思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真谛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个过程表现为什么时候个别资本家率先创新,打破已有的均衡,获得超额的社会回报。在其示范作用下,其他资本家纷纷跟进,利润随之平均化,社会的技术、经济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诞生了一批新的产业和企业。如此不断反复,不断上升到新的层面,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产业,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资本家的目的在于获取超额剩余价值,而不是相对剩余价值、平均剩余经济建设价值。相对的、平均的剩运动余价值是瞬间出现的,竞争使得创新者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并由此立于不败之地。


五是资本太便宜会诱导低效率的盲目扩张。在《资本论》第三卷第25章《信用和虚拟资本》里,马克思引用詹威吉尔巴特《银行的历史和原理》说:“资本便宜会助长投机,就象牛肉和啤酒便宜会鼓励人们贪食嗜酒一样。”意思就是,资本越便宜,就越会助长过度投资。科尔奈在《短缺经济学》中描述的国有企业由于有国家父爱主义的保护,约束软化,盲目扩张,致使短缺。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通过多发货币、上项目,打经济下滑的阻击战,通常效果是短期的,长期看会形成滞胀。马克思的这些精彩论述极具现实意运动义。


三、怎样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有的领导干部看三卷《资本论》有畏难情绪,其实大家都有生活基础,都学过简单的政治经济学,真正下决心读起来并不难,可以把重点放在第一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