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阿里巴巴宜昌公司地址(宜昌市城投集团)

此次疫情对全社会各行各业都是一次大考,而数字化在此次大考中彰显了正能量。近年来,阿里巴巴在落地1宜昌000个数字农业基地,建设农业农村新基础设施,形成了阿里云农业大脑、蚂蚁金服普惠集团金融、乡村智慧物流、村播带货等一系列数字解决方案。这些都对破解当下疫情困局,助推各地县域数字化转型起到了积极作用。



疫情期间,阿里巴巴响应中央号召,利用平台优势,为滞销农产品紧急打通数字供应链,开展线上线下产销对接,创新“蓝海”就业用工平台,灵活提供就业岗位,开发县域金融服务产品,确保春耕生产不误农时,探索出一条由政企学联合各地贫困户,共同打造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新路径。


“爱心助农”计划,搭建数字化销售矩阵


2月6日,阿里巴巴率先发起“爱心助农”计划,启动10亿“爱心助农”基金,聚合淘宝、天猫、盒马、支付宝、菜鸟、数字农业等20多个业务力量,为包括湖北在内的20多个省份的1900多款农产品打造紧急供应链,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宜昌的数字化销售矩阵。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3月10日,全国累计销售滞销农产品85万吨。其中,淘宝天猫累计售出10万吨,占到全国总规模的近八分之一。




贫困地区是“爱心助农”计划的重中之重。淘宝为国家级贫困县开设了“土货鲜食”频道,助力全国700多个贫困县的农产品销售。




疫情之下助农难,湖北贫困县尤其难。如,秭归县约有17万吨成熟的脐橙无法采摘和销售。3月2日,在当地政府指导下,阿里与当地农户、商家配合,启动紧急救援方案,严格遵循每亩果园不超过15人的规定,做好防护,有序开展采摘;做好数字监控,全程采用上线“云品控”技术,规范采摘、分选集团、包装等过程;倾斜流量支持,秭归脐橙登上淘宝“吃货助农”平台和盒马鲜生门店,累计销售量超过300吨。


县域数字金融产品,提供复工复产资金保障


针对县(市、区)复工复产的实际需求,蚂蚁金服网商银行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在原有县域普惠金融合作的基础上,推出相关县域金融服务产品。


01


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专项贷款,保障春耕生产。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针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新科技手段和数据风控能力,推出专属信用贷公司款,单户授信最高可达100万元。


02


为县域小微企业提供专项贷款。针对小微企业当前资金流转等实际困难,通过发票数据构建专属风控模型,为他们提供最高100万元的信贷支持。小微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用支付宝扫发票即有机会获得贷款,鼓励商家诚实经营,用发票来记录交易过程,用开发票来促进小微企业诚实纳税。


“蓝海”数字化用工平台,提供贫困人口就业岗位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贫困地区发展生产的节奏,也阻碍了青壮年贫困人口外出务工的步伐,盒马和阿里巴巴本地生活通过创新灵活多样的就业模式,推出了“蓝海”就业数字化共享平台,提供丰富多元的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务工人群,尤其是贫困人群的就业刚需。


01


灵活用工模式。通过“蓝海”就业数字化共享平台,阿里本地生活2月初向平台20万线下阿里巴巴实体店铺开放“用工”需求。餐饮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从业人员可就地报名成为附近店铺的“拣货员”和“快递员”,疫情结束后依然可回到原先岗位工作。灵活共享用工模式,在抗疫时期一定程度上缓冲了餐饮行业关停对就业的影响,为贫困人口拓展了就近就地灵活就业渠道,保障了工资性收入的可持续性 。


02


骑手就业扶贫。阿里本地生活指导物流代理商在甘肃、贵州等地优先招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成为“饿了么”外卖骑手。3月初,阿里本地生活与甘肃省劳务办合作,在武威、陇南、临夏、平凉、甘南等地,发布“饿了么”用工信息,并通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进行宣传动员 ;在贵州榕江县探索培养贫困村劳务经纪人,开展带薪培训和招聘费满月支付,叠加就业扶贫政策和企业扶贫措施,确保“贫困宜昌市人群”务工不断线,“本地生活”扶贫不断链。


整合物流资源,打通农产品数字化流通链路


物流问题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通路的重要环节,如何借数字化打通流通链路,阿里在产地端和消费者端下足功夫。


01


在产地端,菜鸟联合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等快递公司打通了“助农绿色通道”,推出农产品专线直达,帮助农民将新鲜农产品从原产地直接阿里巴巴用大货车送到目的地城市,不仅快捷安全,而且便宜。安徽省国家级贫困县萧县,有着两百多年胡萝卜种植史,去年年底刚刚脱贫摘宜昌市帽。此次遭遇疫情,萧县胡萝卜滞销达2万吨,价格一度跌至每斤0.25元。在萧县当地政府支持下,阿里迅速整合物流资源,快递成本从原先的每件7.5元降至每件4元。活动启动两天内,胡萝卜销售量就超过了500吨,收购价格上涨到每斤1.3元,较年前翻了4倍多,确保了农民的收入。


02


在消费端,将新鲜的果蔬安全送到每一个消费者的手中,无疑也是一项考验。阿里本地生活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坚持运营,线上不打烊,线下不断配,平台所拥有的城市最后100米毛细血管供配能力经受住了考验,成为各地保障民生的关键力量和重要城市基础设施。数据显示,全国饿了么骑手单均配送距离比平日增加了30%,跑腿代购的日接单量高出了50%,平台所提供的日常物资供配,大大降低了市民外出感染的风险。


社会各界利用数字网络传播,助力农产品销售


01

地址

贫困县县长积极利用直播助力产品销售。云南省景东县副县长许亚洲身着当地民族服饰直播为景东豌豆代言,短短10分钟完成了超过3000斤的网络销售额;湖南城步县委常委、副县长刘书军利用“城步芝麻官”淘宝直播账号以现场试吃的生动方式为城步县土鸡、腊肉等农货打call,为拓展农特产品城投销售渠道注入新动力。


02


院士专家为贫困地区农产品“验明正身”。农业领域的院士专家们发挥专业特长,在摸排农产品滞销信息和科学传播农产品知识方面参与到“爱心助农”计划中。由30位农产品领域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累计摸排了700多条滞销农产品信息,及时反馈阿里。针对部分消费者对湖北农产品是否会传播病毒存在误区的问题,邓秀新院士为湖北省宜昌市农产品秭归脐橙的安全性发声,为科学防疫贡献力量,活动当天就销售脐橙40多吨。根据国家食用菌首席专家张金霞反馈12个贫困县菌菇滞销产地信息,淘宝紧急上线食用菌助农专题页,及时供销对接。


03


“三八节”高效带动1000万女性顾客消费。天猫“三八女王节”城投在主播资源组织、促销活动策划两个方向上重点支持农产品销售。在促销活动的组织上,发起“千万女神爱心助农”活动,重点销售秭归脐橙、云南沃柑等十个核心产区农产品,活动启动两天,云南沃柑库存销售一空。在主播资源的协调上,组织雪梨等头部女主播、1万名各地农民,以及10万网络女淘客参与其中,累计带动1000万女性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农产品参与“爱心助农”活动。


此次疫情对全社会各行各业都是一次大考,而数字化在此次大考中彰显了正能量。近年来,阿里在落地1000个数字农业基地,建设农业农村新基础设施,形成了阿里云农业大脑、蚂蚁金服普惠金融、乡村智慧物流、村播带货等一系列数字解决方案。这些都对破解当下疫情困局,助推各地县域数字化转型起到了积极作用。


疫情中,2月15日史上规模最大“村播日”,1万名农民主播集体开播卖菜;基层政府用钉钉开会,县域小微企业用钉钉复工复产,不少农民装上钉钉,通过“爱心助农热线”提交农产品滞销信息;支付宝蚂蚁森林的用户一天卷走260万斤农货;和AI天猫精灵说“你好”的家庭主妇一周买走30吨鸡蛋和水果;乡村事业部的县域乡村疫情监测云屏,有超过1000个县在免费用,县域地址云屏在贫困地区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疫情猝不及防,然而阿里数字助农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演练,沉淀了“数字化联合作战”的经验。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年,阿里表示将继续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力量,依托天猫、淘公司宝、盒马鲜生、大润发等线上线下平台,重点开展消费扶贫和就业扶贫相关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阿里本地生活平台优势,提供扶贫就业岗位。计划在2020年至2022年,每年面向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提供1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帮助低收入家庭巩固脱贫成果。到2022年,为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提供100个生活服务类创业致富项目,通过致富带头人培训培养一批具备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农村生活服务业人才。在中西部地区打造一批“骑手村”、“骑手镇”,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建立完善农村物流体系。




在完成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后,阿里巴巴将进一步探索利用数字技术的力量,带动贫困地区在特色产业发展、县域民生服务和基层治理等方面实践,助力巩固脱贫成果,点燃乡村振兴数字引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