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重庆如何办理进出口权(进出口权变更的流程)

开埠


被动开放中的爱国精如何神


19世纪中后期,清王朝风雨飘摇,西方列强用枪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


1890年3月31日,中英两国在北京订立了《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正式作为通商口岸开埠。


来自国门外的产品、技术和资本如潮水般涌入重庆,又朝西南各地扩散而去。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认为,重庆流程变更开埠,是列强对西南内陆经济侵略的开端,同时也是重庆近代化的起点。


“面对列强的经济侵略,重庆城并没有屈服。”周勇说,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重庆相继出现了火柴厂、玻璃厂、银行、棉纺厂、煤矿、变更航运公司等一大批现代企业,遍布轻重工、金融、服务各行业。


列强的步步紧逼,让这些本应以“逐利”为第一要务的新生代渝商,坚守“实业救国”的信条,在实力悬殊的对垒中始终坚持“商战”,抵制列强经济侵略,“为国争利权”。


和现代企业一起成长的,还有重庆城本身——开埠之后五十余年里,重庆人口增长了10倍,工业产值占到了全川的70%。


封闭千年的重庆,看到了外面的大世界。


单列


重庆有了进出口权自营进出口权


解放后,重庆对外开放在艰难中积极探索、负重前行。改革开放的春风,让这座城市再次迸发了激情。


何德麟,今年68岁,原重庆市外经贸委办公室调研员,在这个岗位上辛勤工作了22年,编撰了《重庆市外经贸志》。


在他看来,1983年,重庆成为经济计划单列市,对重庆的对外开放具有划时代意义。“那一年,重庆拥有了自营进出口权。”说到这,何德麟还一度露出微笑。


在此之前,重庆虽然设有外贸局,但只能算是收购站。何德麟举例说:“比如省里要出口300吨猪肉,重庆只负责供货给,猪肉卖给谁,卖多少钱都不知道。”


何德麟认为,重庆计划单列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吸收外资的审批权,是重庆外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起点。1983年全年,重庆实现进出口3168万美元,外贸收购额比1982年增长18.4%。


重庆直辖




1983年,投资企业首次参展广交会。




重庆开埠


站在历史的潮头,回眸重庆对外开放的百年历程,是一部艰难曲折、砥砺前行的奋斗史。从大门被动打开,到主动对外开放,地重庆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重庆,正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


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串起了重庆对外开放的铿锵足迹。


插曲


连续三天登报招外贸人才


1983年,重庆市成立外经贸局,首任局长是况浩文。这一年,由况浩文率队,重庆第一次独立组团参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首次参会的重庆团备受外商关注,前来洽谈的人络绎不绝。


那次参会,况浩文感触很深,特别是由于部门新建,外经贸人才相当缺乏。况浩文曾说:“我们的翻译都是借来的,都累得吐血了。”


回到重庆后,况浩文在《重庆日报》连续3天刊登招聘启事,公开招聘外贸人才。在招聘中,严格执行择优录取、量才使用、不看关系、完全逗硬。不管任何人给他条子,他看都不看,全部交由人事处。


何德麟说:“在一次会上,况浩文当着众人的面,让人事处的负责人拿了一个火盆来,把条子全烧掉了。”


正是这些原则与坚守,重庆迈出了开放的坚实步伐。


直辖


重庆民企大胆闯南洋


1997年,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迎来了对外开放的新机遇。


“这一时期,重庆对外开放,与国家外贸体制改革同频共振。”何德麟说,首先是外汇双轨制,其次是进出口权限的进一步下放。以前,外贸进出口是单独由的外贸公司承担,但权限下放以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区县政府都拥有了进出口权,外贸队伍由“一花独秀”变为了“五路大军”。


“直辖后,重庆的企业也大胆地走出去。”办理重庆市商务委外贸促进处处长顾华说,力帆、隆鑫、宗申等重庆汽摩企业都做起了出口,把摩托车卖到了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重庆的摩托车曾占据中国摩托车出口的半壁江山。


外商原来在重庆投资办企业,投资额度不能超过3000万美元,如果想投入5000万美元,必须分拆成两个企业。何德麟说,直辖以后,重庆外资投资额度也在不断提升,从最开始的3000万美元到5000万美元,再到上亿。如今,来重庆投资流程上亿的外资企业不胜枚举,截至2018年底,重庆重庆已与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累计有287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


洼地


开放资源平台政策汇集


2017年4月1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


时任重庆市如何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重庆自贸试验区办公室主任李谦说:“重庆自贸试验区最大的特点在于重庆独特的区位优势。”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这既是中央的定位,也是重庆与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之处。


正是基于这样的优势和作用,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在落地重庆后辐射带动面持续凸显。“陆海新通道”是在中新(办理重庆)战略性的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广西、贵州、甘肃等西部省份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经广西北部湾通达世界各地,运行时间比经东部地区出海大幅缩短。


2019年8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准。此举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重庆形成了以中欧班列(重庆)和陆海新通道等开放通道大格局,开放的硬件和软件洼地效应突出。


新进出口权时代


“三个作用”是重大机遇


“这是重庆新时代开放建设的重大机遇。”采访中,周勇、何德麟都表达了同样了观点和期待。


新时代,开放建设新格局,重庆一定会有新的担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