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局劳动服务公司(新疆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

初春时节,南疆天气渐渐转暖。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阿图什市阿扎克乡库库力村,新时代小学的足球场上是孩子和们奔跑的身影,马依努尔地毯厂的女工在地毯前忙碌,和煦的阳光洒向库库力村……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局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以下简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库库力村这个曾经“被遗忘的角落”,如今和成功脱贫“摘帽”,变成了观摩的典范村。


“工作队为村里官方网站新建自治区幼儿园已经开课了,工作队帮助村集体建好的青贮饲料加工厂当年实现了收益……”这样的扶贫事例,在自治区工商局驻克州农村“访惠新疆维吾尔聚”工作队中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自治区工商局2016年驻克州农村“访惠聚”工作总领队、驻温吐萨克村工作队队长高建东说:“2016年以来,自治区工商服务公司局承担了南疆两个贫困村的定点扶贫工作,作为必须要如期完成的硬任务,全局上下把扶贫作为份内之事,不仅派出工作队驻村扶贫,组织干部自治区人人结对扶贫,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展扶贫,扶贫工作成为局里的常态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


争取项目


开辟村民增收新渠道


“库库力村属于村中村,我们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活质量;通过扶持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自社会保障局治区工商局驻阿图什市阿扎克乡库库力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古丽努尔别克对记者说。


从2014年工商局起,自治区工商局每年都派出三分之一的干部到南疆农村,根据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开展 “访惠聚”和重点乡镇(村)村集中整治活动,每个村根据情况派驻5-10人不等。每批干部在村里工作生活一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全面落实“加强基层组织,推进‘去极端化’,保障改善民生”三项重点工作,而其中扶贫帮困,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更是考验工作队的硬指标。


据了解,2016年自治区工商局担负的是1个乡镇的集中整治、8个村的“访惠聚”和1个村的幼儿园双语教学任务。为了改变村里的面貌,全面做好扶贫工作,该局驻村工作队和乡镇驻村干部一起,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为每户贫困户制定了精准扶贫方案。同时也对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形成了具体方案,以惠及更多的村民。


自治区工商局驻村“访惠聚”工作总领队、驻温吐萨克村工作队队长高建东介绍说,我们制定《自治区工商局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全面落实整村推进、启动村级集体经济、培育农专社产业脱贫、创业培训就业脱贫,社会力量爱心捐助、结对帮扶精准施策”六措并举的脱贫工作总体思路,并制定了20余个具体项目。由局机关拨出专项资金落实项目建设,目前已到位资金211.5万元,支持库兰其村建成了50吨保鲜库、烘干房、青储饲料加工厂,帮助库库力村购置门面房等异地置业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为所驻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很多项目已经取得收益。


谈及驻村工作带来的变化,阿图什市温吐萨克村村支部书记海力力吐尔地打开了话匣子,他说:“驻村干部来了以后,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给村民拉来一个个挣钱的项目,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了。”


据悉,新疆工商局驻村官方网站“访惠聚”工作队带着8个所驻村的项目一次次与自治区农业厅、教育厅协调联系,最终为每个村争取到20万元,总计160万元的庭院经济项目和一所小学操场建设项目。就在这样不停协调和忙碌奔社会保障局波中,一个又一个项目在村里落地,一点一点地改善着村里新疆的面貌。看着工作队做的一件件实事,村民们与工作队的心更近了。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新疆工商新疆维吾尔局集中整治工作队和访惠聚工作队已落实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等民生项目84个,项目资金5666万元。


(责编:李晓啸、周雷刚)


结对认亲


让爱心汇集成脱贫攻坚力量


“我的亲戚来了,最近很想念你。”在库库力村马依努尔地毯厂门口,地劳动毯厂厂长马依努尔吾拉依木见到自己的“亲戚”来了,马上就拥抱在一起。


2016年新一批驻村工作队入驻以来,阿图什市阿扎克乡库库力村的贫困户马依努尔吾拉依木就和“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古丽努尔别克结为了亲戚。


工作队队长劳动古丽努尔别克启发马依努尔吾拉依木重拾地毯编织手艺,帮助她注册成立地毯厂,争取自治区12万元“短平快”项目扶持资金。一个普通农村妇女从此改变了命运,该村12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除了驻村工作队集中帮扶,自治区工商局机关干部职工还工商局开展了结对帮扶。从2016年元月起,自治区工商局机关到定点扶贫村对接帮扶的事一直就没停过。先是局领导班子成员、机关23个党支部与30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服务公司,后来又通过“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将帮扶扩大到干部职工个人,机关185名干部职工。每人与一户村民结成亲戚,每两个月到村里探望一次亲戚,当面聊聊生产生活情况,常来常往,将心比心、以心暖心,力所能及地为亲戚做点事。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局,爱心帮扶的事例数不胜数。公平交易局的干部张庆祥从2014年第一批驻村时起,就坚持每月拿出200元钱资助村里的一户维吾尔族村民,到现在已经快3年了,细水长流地纾解着这个家庭的困难。机关党委积极组织干部开展对口扶贫献爱心活动,短短几天就收到了干部捐赠的文具、玩具、图书、衣物等800多件。就这样人人参与,人人尽力,聚少成多,点滴的爱心汇成一股股暖流,源源不断地传送到了定点帮扶村的村民手中。


据统计,2016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局干部职工个人已为对口帮扶村捐款40余万元、捐物2000多件。


全力帮扶


助村民奔上致富路


如何从职能出发,对新疆各个贫困地区给予支持,特别是让贫困地区的准入条件更便利、营商条件更优化?基于这样的考虑,自治区工商局制定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助力脱贫攻坚的17条意见,从提高贫困地区的市场准入便利化程度,开展商标富农、合同帮农、电商助农、红盾护农等方面,提出了17项具体措施,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动员全疆工商系统自觉融入到脱贫攻坚工作当中。


库兰其村是一个靠农牧业吃饭的贫困村,村里没有集体用地、村办企业,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空壳”村。驻村干部到村里后,针对村集体经济弱,多举措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工作队积极向农业部门申请项目,并投入4.7万元作为前期配套资金为村里新建了一座50吨保鲜库和一个烘干房,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创收2万元。通过局机关协调82.95万元资金,在市商业区购置门面房,每年为村经济带来至少4.5万元收益。用爱心企业捐助的35万元善款,为村集体新建一个青储饲料加工厂,10月4日正式投入运营后,实现了库兰其村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


“‘访惠聚’工作和机关工作相比,是一项更加实际、融入和接地气的工作,使命光荣,意义深远。我们的队员每天穿梭在乡间小道上,访问在庭前院落中,忙碌在项目工地上……有辛苦,有欢笑,有想家的时候,更有沉甸甸的担当。虽然我们远离家人千里之外,但每当有村民用力握着我们的手说‘热合买提’(谢谢),每当孩子们仰着一张张小脸用不连贯的汉语抢着和我们交流时,我们心里都是暖暖的……”新疆工商局驻阿图什市阿扎克乡库兰其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苏君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自治区工商局驻村“访惠聚”工作队干部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留下坚实的脚印,让红盾在脱贫攻坚战中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三年,“访惠新疆聚”工作队员虽然一批批来了又去,但“访惠聚”的精神和贡献就像村里的一株株白杨,深深根植在这片土地上,守护者绿洲、守卫着家园,更守望着各族群众的希冀。(韩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