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民事诉讼(欠钱不还怎样写起诉书)

作者:林律师@林林民商经济案件研究


本文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在接受一些当事人咨询时,常常会有朋友问怎么起诉?我这些材料能不能起诉?官司能赢吗……


鉴于咨询朋友们询问的内容大多比较相似,笔者结合本人的办案经验为大家作一些小小的指引,希望能解答各位的疑惑。


图片来源于网络平台,非正式模板,不建议参考。


一、如何起诉?


因各地的法院所需的起诉材料不一,建议以当地法院的要求为准。


一般需要的材料包括:起诉状、证据材料(有证据清单更好)、原被告主体(身份)材料。


起诉前需要了解清楚一些内容:


1.诉讼请求。诉讼请求是一个民事案件审理的核心所在,诉讼请求正确合理且有依据地提出,被支持的可能性较高。所以原告在草拟起诉状时,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就是诉讼请求。当然,诉讼请求也是可以变更和增加的,按照规定在法定程序和时间内提出即可。详情可见《【干货帖】手把手教你如何写出一份准确、有效的起诉状民事诉讼?》。


2.证据材料。关于民事诉讼案件中如何举证,如何筛选有效证据在之前的文章中均有提及,详情可查阅《打官司,证据为王的诉讼案件,如何有效且高效举证、质证?》、《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如何作有效的证据筛选?》等文章内容。


3.诉讼费。按规定,原告提起诉讼需要预缴诉讼费,记得在诉讼请求也要写明“判令本案诉讼费用怎样由被告承担”,如此,在法院判决时也会解决诉讼费用由哪一方承担及承担的比例问题。另外,绝大多数的涉及金钱标的的案件诉讼费用都会直接与诉讼请求相关联,这也体现了诉讼请求的重要性。


4.是否请律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其实可以不请律师,原告自己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做好应诉的准备就可以了。决定案件是否请律师,评判的标准不建议以案件标的金额的多少来考虑,要结合案件本身来分析。


二、民事诉讼流程怎么走?


【立案、受理】:原告交了起诉状、证据等材料到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申请立案后,等法院审查通过后,会给原告发案件受理通知单、预缴诉讼费通知单等材料,记得收到缴费单后在7天后缴费即可,否则会因未交诉讼费视为撤回起诉。缴费时建议原告勾选缴费的(电子)票据/缴费凭证,以备后面可能发生退费时可以使用。


【送达、举证、通知开庭】:前面内容完成后,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并做好开庭的准备。等待法院联系被告,向被告送达起诉材料、通知双方开庭时间、地点等信息;被告举证等,期间如果原告在起诉时有一些未提交的材料,也可以联系法院补充证据材料。


开庭】:开庭的时间有长有短,笔者开过一次欠钱最短的一审民事案件庭审时长大概是15分钟,不包括签笔录。当然,这是建立在双方都委托了律师代理的基础上。关于庭审流起诉书程一般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最后陈述阶段。


具体的程序可以细分为:(1)宣读法庭纪律、告知权利义务、询问是不还否回避等;(2)原告陈述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3)被告就原告所说的内容发表答辩意见;(3)原告举证(出具证据原件等)(4)被告对原告的证据发表质证意见;(5)如被告也提交了证据,则被告举证后,原告进行质证;(6)法官就案件事实进行询写问,原、被告作回答;如有必要,可以在法官询问后向对方发问;(7)原告、被告发表辩论意见:总结陈词,论述观点等(8)双方作最后的陈述;(9)法庭会询问双方是否同意调解及调解方案、诉讼费由法院退回还是由被告径付等问题;(10)开庭完毕,各方签署开庭笔录。


判决】:开完庭怎样后,如无意外的话,就是等待法院的判决下来了。作为原告,收到的判决内容一般包括:支持全部诉讼请求;部分支持,部分驳回;全部驳回。对于不满意的一审诉讼结果,可以考虑是否上诉。


生效、执行】:一审裁判结果下来后,如果双方在上诉期内(判决15天,裁定10天)没有上诉的,则裁判文书生效。败诉的一方如果没有主动履行判决内容的,胜诉方可起诉书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以上是民事诉讼案件基本的流程操作,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以进一步交流。


三、官司能不能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是没有绝对的答案,诉讼程序一旦开启,存在不确定性和未知的风险,但是可以通过办案经验分享一些可能会影响判决结果的因素。


1.举证责任以及自己提供的证据是否充分。绝大多数的民事案件举证责任一方在于原告,所以作为原告,在起诉时也要充分准备证据材料,纯靠逻辑推理或者辩论技巧而缺乏事实、证据支撑的案件是有极大的诉讼败诉的风险。


2.庭审过程。庭审过程是案件审理的核心,通过庭审,法庭能了解清楚案件的争议和基本事实,所以在庭审过程中的表现和表达颇为重要。


3.法庭。作为案件一方当事人,要清楚,你是没有办法说服对方当事人的,要说服的对象是应当是法庭。所以在开庭时要尊重法庭、遵守纪律等。当然,法庭也是基于案件不还的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等作出判决。你民事诉讼的证据越是充分,那么法庭的自由裁量空间就越写小。


4.其他因素,如诉讼请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案件是否受到政策影响(如疫情期间能否降租、减租)等问题。影响判决的因素有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


注:本文整理完毕于2022年2月1日。未尽事宜,待补充和完善欠钱。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告知。如需转载或引用该文章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如您有意就相关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本人联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