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重庆渝北icp经营许可证办事指南(重庆江北icp经营许可证办事指南)

奉节县安坪镇经营三沱村村民积极参与饮水工程建设。


通讯员 王传贵 摄/视觉重庆


编者按:


不久前,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认定了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100个、示范村1000个,我市南岸区迎龙镇、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以及北碚区东升村、巫山县下庄村、荣昌区通安村等20个村成功入选。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日召渝北开的全市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市乡村治理也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我市乡村基层许可证治理现状如何?各地又做出了哪些有效探索?近日,重庆日报记者深入乡村基层进行调查,分别就远郊乡镇和近郊乡镇采写了报道,今天推出远郊篇。


长江三峡库区腹心的奉节县安坪镇三沱村,有一棵很有“年头”的黄葛树,枝繁叶茂,村民休息聊天都喜欢往那里走。两年前,这里立起了一块“黄葛树议事点”的石碑,十分醒目,村中的大小事情,凡是需要商量解决的,大家都来到这里“议事”。


国庆节前夕,重庆日报记者来到“黄葛树议事点”,这里的村民正在讨论“议事点”路面的地砖铺设问题,有人说应该铺大理石,有人觉得仿古砖比较有乡土特色,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


村支部书记、村主任黄明看着眼前的场面,不禁感慨,以前村民没事就聚在一起打牌喝酒,对icp村上发生的事关心不多,而近几年当地一系列乡村治理新举措,让三沱村有了新变化。


问题 自治水平偏低 意识不强


探索 奉节三沱村设立“黄葛树议事点”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特别是柑橘产业的发展,三沱村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开始对涉及切身利益的村中事务更加关注。


“由于自治意识缺乏、文化水平不高等原因,他们在对某些事情产生疑问时,要么粗暴地单方面做出决定,或者干脆就全推给村上处理,不仅事情得不到妥善解决,还搞得一肚子怨气。”黄明说。


以水费收取为例。2019年,三沱村成功争取到通自来水的项目,项目建成后,村民再也不必靠天吃水。用自来水要收水费,费用为每户每月9元。没过几天,就有村民陆渝北续前来投诉:“我上个月没在村里住,还要交水费,这太不讲理了哟!”“我明明比邻居家用水少,为啥要跟他交一样的钱?”


不合理的收费导致村民纷纷拒绝使用自来水,好不容易争取来的项目眼看要泡汤。而在黄明看来,这明明是一件大家可以坐下来商量的事。因此,他决定以此次事件为开端,召开院坝会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培养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


村委会随即开会收集、汇总村民意见,决定实行新的收费办法:每吨水价格为3元,用多少收多少。新的收费办法让自来水项目得到顺利实施,如今三沱村自来水使用率已超过80%。


自从开了一个好头,三沱村的氛围就开始改变,村民们也变得热心起来。就在今年7月,一场暴雨过后,泥石流造成三沱村多处路面毁损、堵塞,几乎影响到每个村组的通行。这要在以往,不少村民肯定会等着村干部来处理,问题还要拖上好一阵。


但这一次,不少村民主动给村干部打电话,要求召开院坝会,讨论由每个社出人对路面进行清理,处理不了的再由村委会出资金雇请工人来帮忙。仅用了一周时间,通行便全部恢复正常。


市乡村治理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意识不强是当下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愿参与、不知道怎么参与、文化水平有限导致村民自治主体缺位,这在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的偏远地区尤为严重。


为此我市也开展了不少探索,在不少偏远地区,在村干部的引导下,村民有事商量着办,探索出武隆后坪乡白石村的院坝治理、巫山双龙镇安静村的“幸福议事会”等经验。


问题 干群交流减少 矛盾频发


探索 石柱中益乡实行“贵和工作法”


近几日的秋雨,使得气温骤降,但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村民谭登润的心里却暖烘烘的。


前几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她到安置点的新房“认门”,看到整洁美观的房子后,谭登润脸上的笑藏都藏不住,村干部心里也轻松不少:“为民办实事台账上又成功销号一项。”


谭登润家的老房子2014年被复垦,同年她又与丈夫离了婚,此后一直没有自己的住房,她一直想要一个安置点的选房名额。但村干部认为,她并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且已经享受icp了复垦政策,近年来又一直住在姐姐家的空房里,算是有稳定住房,因此不符合安置政策。这事导致谭登润对村干部有怨言,平时也不配合村上的工作。


这样看来,似乎就是谭登润在无理取闹。但华溪村干部在谭登润家深入了解时才发一,现,谭登润的姐姐和姐夫双双患上了癌症,无法外出务工,如今已返回村上居住。房子本就不宽敞,谭登润的处境变得十分尴尬。


尽管谭登润不具备进入安置点的资格,但鉴于目前确实缺乏住房保障,村委会在征求了村民意见后,破例为她争取了一个选房名额。谭登润在看完房后感激地对村干部表示,今后安心在村上务工,把日子过得更好。


就是因为太多这样“背后的故事”没被及时了解,才导致了干群关系的不和谐。


“人们都说‘见面三分情’,见得少了,了解和信任就少了,矛盾和不理解自然就多了。”胥方贵江北说,这些矛盾就像“火药桶”,日久天长总会爆发,影响整体工作的开展。近年来中益乡一直把修复干群关系作为乡村治理的重点,转变干部的工作方式方法,形成问题汇集、分类、跟踪、化解、反馈、销号的“贵和工作法”重庆,运用闭环机制对村民长期以来反映的问题逐一销号解决。


如今,中益乡在华溪村偏岩坝组织的坝坝舞等群众活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特别高。每到晚饭过后,欢歌笑语总在村里回荡。


市乡村治理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偏远山区村民居住分散,自从农业税费取消,干部不再承担“点对点”的收税任务,干群之间的走动也大大减少,加上当下电子政务等渠道的开通后,大家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


近些年,通过工作方法的不断创新,不少乡村重新构建了和谐的干群关系,比如石柱中益乡的“贵和工作法”、奉节县的“民生之声”服务热线等办事指南。


问题 老幼人口占比高 难以管理


探索 巫溪云台村成立“邻里妈妈团”


“妹妹,最近天气冷了哟,厚衣服带起了没有?”近期,气温陡降,巫溪县通城镇云台村的曾祥春给廖顶艳打电话,关心她在学校的生活起居,叮嘱她要注意保暖。廖顶艳很喜欢这个“邻里妈妈”,听着“妈妈”的念叨,心里暖暖的,也很踏实。她今年读高一,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后,就跟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目前我市大部分农村常住人口多为妇女、儿童、老人,在偏远山区,这种情况则更为突出。以云台村为例,老人和小孩在常住人口中的比例就高达70%以上,剩下的几乎大多是办事指南妇女。


“家中有妇女的还好,只有老人和小孩的问题更突出。”云台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龚德洪说,就在不久前,他和驻村干部在入户走访时,走到独居老人冉从义家附近,就听到叽里咕噜的说话声,走近了才发现他是在跟自家的鸡对话,“当时我心里就一酸,但这样的情况在村上是很普遍的。”


今年8月,云台村在驻村工作队及市妇联等单位的支持下,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常住在村的妇女,组建“邻里妈妈团”,就近开展结对帮扶。曾祥春是“邻里妈妈团”的一员,和邻居廖顶艳结成了对子,不仅关心她的学习、生活,平时还会陪伴老人,教他们怎么跟孙女沟通。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廖顶艳就跟曾祥春建立起了感情,有什么事都要跟“曾妈妈”讲,也逐渐改掉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性格开朗不少。如今“邻里妈妈团”已成功结成20余个对子,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市乡村治理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老人缺乏陪伴,小孩缺乏关爱,在我市偏远乡村,“一老一小”问题比较突出。


我市不少偏远地区都在着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比如石柱中益乡,积极动员外出年轻人返乡创业,同时还利用扶贫车间为妇女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新闻链接>>>


我市将着重开展10项工作 加快建设善治乡村


重庆日报讯 (记者 栗园园)10月18日,重庆日报记者从我市乡村治理工作专班获悉,未来我市将着重开展10项工作,加快建设善治乡村。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围绕推进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出台重点举措、开展试点示范、开展业务培训、总结典型案例,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今年以来,我市主抓了出台村级组织减负措施,提高乡村治理效能;深入14个区县开展乡村治理调研,总结经验做法、提出问题建议;起草《关于全面推行乡村治理“积分银行”的实施方案》等8项工作。

许可证

目前,全市100%的村建立了村民议事会等自发性群众社会组织,72.1%的村有法律顾问、法律工作室,100%的村已建立了红白喜事简办制度。2020年,渝北区“建强‘民情茶室江北’、助力乡村善治”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二批全国34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今年我市又有2个乡镇、20个村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乡村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但根据今年针对14个区县的乡村治理调研情况来看,我市农村仍然普遍存在人口流失严重经营、集体经济薄弱、村民自治意识不强、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社会组织建设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相关工作仍面临不小挑战。


Copyright重庆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