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厦门帆船公司注册(厦门空帆船科技有限公司)

近几十年来,港口城市厦门是一个颇为“网红”的城市,提到厦门,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海、鼓浪屿以及各种网红民宿。



纪录片《下南洋》海报。/wiki


鼓浪屿建筑。/wiki


海上丝绸之路,从公元1世纪就开始了。/wiki


荷兰人眼中的郑芝龙(绿衣者)。/wiki


1844年绘制的厦门和鼓浪屿。/wiki


《五口通商变局》


《刺桐城》


王铭铭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4


近代以来厦门早已成为闽南无可争议的中心——甚至在方言上都是如此,厦门音就是近百年来融合泉漳两种口音而成,现在台湾省的闽南语口音和厦门音就相差无几。


这并不仅仅是厦门自身厦门的成功,其实也验证了市场机制和开放格局的成功,因为一部厦门历史,说到底就是这座看起来不可能存在的城市,在一个公司注册边缘地带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过程。只要是在一个开放、相对自由,且自身安全得到保障的格局下,它就能迅速发展壮大。实际上,这也是历史上无数城市兴起的最终秘诀。


参考文章


[1]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第八章,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2]有限公司魏根深《中国历史研究手册》,侯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699页


[3]英国商船首次驶入厦门是在1675年,见松浦章《清代前期中英海运贸易研究》,《中外关系史译丛》第三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4][英]卡丽吉布森《帝国的十字路口:从哥伦布到今天的加勒比史》,扈喜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67页


[5]哈罗德伊罗生《美国的中国形象》,中华书局,2006年,第39页


[6]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三联书店,2010年,第67-68页


[7]另六个茶埠是:上海、汉口、福州、九江、广州、淡水。见前引仲伟民《茶叶与公司注册鸦片》,第52页


[8]定宜庄《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456页


[9]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第334页


[10][英]乔治赖特《中央帝国》,何守源,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9年,第93页


[11][新加坡]毕观华《十九世纪华工移入新加坡情况》,《中外关系史译丛》第四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4页


[12]陈达《浪迹十年之行旅记闻》,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9页


[13]《18科技52年厦门人民对英国商行掠卖华工的反抗运动》,载田汝康《中国帆船贸易和对外关系史论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5-216页。1847年,厦门输出的华工多达5万人,见《清史稿•邦交志二》。


[14]C.玛丽藤布尔《新加坡史》,欧阳敏译,东方出版中心,2013年,第118页


[15]莫里斯弗里曼《论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载武雅士主编《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与仪式》,邵铁峰译,郭潇威校,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8-29


[16][英]查尔斯德雷格《龙廷洋大臣:海关税务司包腊父子与近代中国(1863-1923)》,潘一宁、戴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308、第315页


[17]前引《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第三章


[18]崔瑞德、牟复礼编《剑桥中国明代史》下卷,史卫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16页


[19]崇祯《海澄县志》卷十一风土志:“成弘之际,称小苏杭者,非月港乎!”转引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中华书局,2015年,第30页


[20]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6页。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47页


[21]谢方《明代漳州月港的兴衰与西方殖民者的东来》,《中帆船外关系史论丛》第一辑,第155页


[2有限公司2][日]松浦章《清代帆船东亚航运与中国海商海盗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244页


[23]欧阳泰著有《1661,决战热兰遮:中国对西方的第一次胜利》,但这一书名其实是错误的。


[24]《明季遗闻》卷四,前引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第123页


[25]欧阳泰《决战热兰遮:欧洲与中国的第一场战争》,陈信宏译,时报文化,2012年,第65-6科技6页


[26]前引《决战热兰遮》,第94页


[27]有学者认为,“就郑成功而言,收复台湾的直接原因是他在厦门、金门、铜山和南澳的据点已越来越不安全;一旦占领台湾,这些据点在必要时可以放弃。”见卫斯韩《清朝与荷兰的关系,1662-1690》,载费正清编《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杜继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42页


[28]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厦门九州出版社,2008年,第116页,又见前引卫斯韩文,前引《中国的世界秩序》第247页


[29]前引《天朝的崩溃》,第334页


[30][泰]色拉信•乌伊拉蓬《清代中暹贸易关系》,《中外关系史译丛》第四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81页


[31]中日韩三国共同历史编纂委员会《超越国境的东亚近现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上册第12页


[32]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五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3]前引《天朝的崩溃》,第334页


[34]施坚雅《城市与地方体系层级》,载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空00年,第389页


[35]王列辉《驶向枢纽港:上海、宁波两港空间关系研究(1843-1941)》,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4页


[36]转引自《清代帆船东亚航运与中国海商海盗研究》,第189页


[37]前引《决战热兰遮》,第62页


[38]王尔敏《五空口通商变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4页


[39][德]海靖夫人帆船《德国公使夫人日记》,秦俊峰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7页


[40]前引《五口通商变局》,第216页


[41]王铭铭《刺桐城: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三联书店,2018年,第321-322页


[42]苏基朗《刺桐梦华录:近世前期闽南的市场经济(946-1368)》,李润强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70-171页


[43]许倬云《家事、国事、天下事——许倬云先生一生回顾》,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4页。许倬云先生的父亲1927年底到厦门海关任关监督,“我们住在鼓浪屿日光岩,……它现在已经变成厦门大学的宿舍”,见该书第21页


[44]李如龙《福建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3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