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八戒财税-您的贴身财务管家,我们将为您提供最有价值、最全面的财税政策解读。
企业在运营中一定会交税,那么你了解什么叫税负率吗?不同行业的税负率有什么不同?不要急,南通八戒财税为你解答~
什么叫税负率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3%或9%,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
税负率是重要的评价指标,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需要分析企业的税负率是否合理,每年国家税务机关都会根据每个行业的发展,对相关的税负率进行一个相关的调整。
税负率怎么计算税负即税收负担。实际交纳的税款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
税负可以单指增值税税负、所得税税负、营业税税负等。也可以把所有本年度上交的所有税款加总计算一个总体税负。
增值税税负率=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销售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印花税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收入)×100%
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 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
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税负率是分类的;
如增值税税负率为: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为:实际缴纳所得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1、分析企业的价值链
制造企业的价值链通过包括了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销售、运输、售后服务、行政人力资源等部分。对于一个独立的企业,往往内部囊括了以上价值链的全部,各个部分产生的增加值在同一家公司汇集,企业税负比较高。
对于集团公司,内部价值链各个部分可能是分开的,因此,每家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比较低。
2、分析企业的生产方式
企业的加工费用包括了折旧、人工、辅助生产的费用,这些费用都没有对应的进项可以抵扣。但如果企业将部分产品发外加工,对方开具专用发票,这些加工费就产生了进项,企业销售额相同的情况下,交纳的增值税减少,税负下降。
企业高速成长过程中,选择发外加工模式的情况很普遍,所以分析税负率时,要分析企业是否存在发外加工的情况。
3、分析企业的运输方式
现在企业销售产品往往是送货到对方的仓库,运输成本比较高。运输费用的处理有不同的方式,我们比较两种常见方式的税负差异:一是买方承担,运输公司直接开具发票给买方;一是卖方承担,运输公司直接开具发票给卖方。
4、分析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
现在分析税负时比较强调同行业比较。其实,同一行业的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往往不同。有些企业树立品牌形象,走高端路线,产品品质好,销售价格贵。有些产品重视低成本运作,重视大众市场,市场容量大,赢在薄利多销。
由于市场地位不同,产品的毛利不一样,利润是增值额的一部分,利润越高,税负越高。因此同一行业中,做高端产品的企业税负比较高,做低端产品的企业税负比较低。
5、分析企业的销售策略
影响增值税税负的因素还包括企业的销售策略。基本的营销策略有两种:一种是推动式。方式的特点是给予经销商大的折扣、优惠、返点、奖励,靠经销商来推动市场。
另一种是拉动式。方式特点是通过品牌运作、广告投入、营销活动使最终消费者对产品认同、产生好感,拉动市场,对经销商没有特别的奖励和优惠。
如何正确认识税负率红线基于税负率分析的敏感指标
1.、纳税系统申报的销售额与防伪税控中的开票销售额以及财务报表中的销售是否对比正常;
2、国税申报的增值税金额和地税的各项附加费是否有逻辑;
3、企业的增值税发票增量、使用量情况是否与往期存在异常;
4、企业存货周转情况与销售收入是否做到了同比变动;
5、理论销售收入与公司实际的销售收入是否对比相符;
6、企业的税负变动是否与上期存在变动异常;
7、企业新增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企业应付款等往来账户的金额是否与企业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对比异常;
8、企业的期末存货与增值税留抵税额是否匹配;
9、商贸企业一定时间内进项税额税率是否异常;
10、企业的进项税额变动率是否大大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
11、企业的运费抵扣与营业收入是否对比正常。
温馨提示
1)自己企业的行业选择很重要,去税务局登记系统里查看一下自己的行业在税务局系统里是否正确。
2)网上的那些税负率,行业最低税负率都已经没有任何参考意义了!现在的税负率是动态的,也就是说需要参考的是同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如果你的税负率在平均税负率偏差之内的,单纯说税负率的角度来说,你的企业是“安全”的。
3)每月报表报送之前都应本着符合业务真实性的原则进行自查,当关键指标出现异常时,对异常原因及时自我检查,内部处理,保证对系统报送的财务报表远离指标异常预警的红线。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金税三期带来的税务预警风险!
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