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杜邦分析税务筹划(简要分析实施税务筹划的基本步骤)


Photo by NeONBRAND on Unsplash


1.


杜邦先生的烦恼


皮埃尔·杜邦(Pierre duPont )是美国杜邦家族的后代成员,也是杜邦家族办公室HPM Partners的合伙人之一。


最近几年,杜邦先生跟国内家族财富管理行业的互动很多——既常来中国交流分享,也会在美国接待到访取经的中国客人。


看得出,杜邦先生很重视中国市场的潜力。


优秀的商人都是好猎手,闻到了猎物的香味,岂有不动心之理?


杜邦先生跟中国人打交道多了,连开的玩笑都很中国。比如他说,我每年来中国有三四趟,老婆都不相信,好像我在中国还有一个妻子似的。为了证明我的确是工作,我拍张现场会议的照片发给她。


杜邦先生跟中国朋友交流得不错,挺开心。


但他也有烦恼。


HPM家族办公室的投资方式,为现金、定息债券、股票、不动产、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按比例组合式投资,投资回报率从4.70%到8.30%不等,差异主要是依据客户的投资风格。


这样一个回报率,主要基于两个原因:


1.美国货币成本不高;


2.HPM家族办公室奉行稳健投资理念,注重长期投资的策略。


杜邦家族名头很响,HPM家族办公室名气也不小,但国内市场、客户会满意于从4.70%到8.30%不等的投资回报率吗?


有一位去美国拜访过HPM家族办公室的业界人士后来分享说,国内的朋友听杜邦先生交流时热情高涨,但听完后没人找他合作。


他认为,“中国的高净值人群钱来得太快了,绝大多数人对于财富积累的态度没有理性的认知,尚处在继续追求财富迅速积累的大风潮之下,对于财富的传承与保护还未有系统的认知。”


所以,杜邦先生的道理,听听蛮好,实际合作不愿意。


也难怪老先生会有点郁闷。



Photo by Sasha Freemind on Unsplash


2.


“跟财富形成有关”


毛小天是VCP Advisors执行董事和中国首席代表。她在上海高金近日的一个论坛上,分享了她对服务国外与国内客户时感受到的一些区别。


比如,在服务国外家族客户时,她们会感觉是在跟一个专业的团队打交道,而在服务国内客户时,最终是跟一个拍板人打交道。家族中的二代常常说了也不算,还是要一代点头拍板。


也就是说,尽管中国的财富家族已经到了传承的关口,但创造财富的一代对财富的使用,包括投资,拥有核心话语权。而在欧美,很多家族早已不是一代二代,财富的管理也相当专业化了。


这是一个区别。


第二个区别,在欧洲,会看到一些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比如更偏重于流动性,更偏重于公开市场。另类投资或私募投资,是占比较小的一个部分。但很多国内客户财富的拥有者都是自己创业出来的,他们受益于创业。因此,他们很有兴趣投资于其他一些创业项目。


她观察到,这些国内高净值客户建立的家族办公室非常愿意直接投资看好的企业,而未必通过基金的方式。


在毛小天看来,如此做法,有好的一面。比如客户是医药出身,去投资一些医药类初创企业,无论是对于财富积累,还是对于自己公司的战略目的,都可能很有好处。


问题在于,当客户投资不是特别熟悉领域的创业企业时,如果过度相信自己创造企业的经历或者身边朋友的推荐,可能会带来相当高的风险。


毛小天认为,国内客户追求高收益的这种热情与动力,跟一代人的财富形成有关。



Photo by 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


3.


偏爱“富贵险中求”?


我有个朋友,是一个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某次她去一个供应商的办公室,发现墙壁上挂着大大的5个字,看了很触动。


那5个字是:富贵险中求!


高风险与高收益是孪生姊妹,所以“富贵险中求”听起来似乎也没毛病。


中国的家族客户也是多元的,不可能每个人都是风险偏好型,但总体来看,国内客户对于风险控制这些财富管理最基础的原则,理解与实操之间的偏差比较大,至少比欧美的成熟客户要大很多。


杜邦先生的烦恼与毛小天女士的观察,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我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同学就很坚定地认为,这一代中国企业家太优秀了,其强势也是自然而然的。


这种自信反映在投资层面,有可能出现陷阱。毕竟,创业的冒险与财富管理的冒险,不是一回事。


正因此,当杜邦先生分享时,大家都很认同——要稳定增长、要控制风险、要保证本金……但进入操作层面,国内客户会更偏爱高收益。问题是,高收益与风险控制及资产合理配置之间,有没有做好平衡?


中伦律所的龚乐凡律师总结过个人资产管理的3大陷阱:


1.欺诈和投资失策


2.未能分散资产配置


3.税务筹划失策


他引述国外的一些研究结论说,成功的投资者和企业家往往是风险厌恶型的,他们会尽可能回避风险,让潜在损失最小化。


所谓“富贵险中求”,究竟是可贵的冒险精神,还是草莽粗糙的思维,还是要交给每个人自己去判断。


- The End -


撰文 汪晓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