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华蓥农商银行开户网点(华蓥农商银行红星路支行)


当普通投资者还在对收益率“破6”的银行理财产品趋之若鹜时,有一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却早已站在两位数之上,而15%以上的收益率也是比比皆是,高额的投资回报,是P2P平台吸引资金并蓬勃发展的必杀利器。


然而高收益、高回报、高息诱惑的同时不乏公司频繁跑路的消息,广州曾先生就是P2P重利诱惑下遭骗的一个案例,他9万元的投资基本全打了水漂。


20-30%高额回报诱骗曾先生入网


72岁的曾先生是广东省广州市的一名退休干部,一次偶然的机会,曾先生了解到一个新兴的投资项目—P2P网贷平台。


P2P网贷平台的工作人员跟曾先生介绍说他们可以保证曾先生投资利润都能达到20%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30%左右,而且宣称随便任何时候提款。


面对高额回报诱惑,曾先生专门参加了2014年广州投资理财金融博览会,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个名叫“中大财富”的网贷平台。在展会现场,他决定现场开户投资,令他心动的原因,是中大财富的宣传和各种荣誉证书。


大额投资后利息和本金都没了保障


通过与中大财富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曾先生对中大财富越来越信任,中大财富成为了曾先生心目中网贷圈的“高大上”,他信心满满地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从2014年6月第一笔投资的1000元钱,逐渐增加到11月份的50000万元。历经5个月的时间,先后投资了89000多元,而这些投资也很快就有了回报。


在投资后,曾先生也累计提现了9000多块钱,并且也都定时得到了回报。



本以为这样的回报可以稳定持续,然而令曾先生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好景不长,从2015年年初开始,中大财富就陆续以“延迟提现、限制日提现金额度”等各种理由拖延支付本金和利息,最后不仅连公司承诺的20%多的利息没有了,甚至连本金也不能返还。


多店铺资料被盗用 莫名欠下巨额债务


按照中大财富网站上公开的标的显示,这个华蓥纺织品市场的A048号商铺在2014年2月申请过一笔60万元的贷款,借款时间为一个月,借贷的抵押物是该店的60万元布匹和40万元的存货,拿着这份合同,警方找到了该店铺的店主黄泽明。但黄泽明说自己根本没有进行抵押贷款,而且根据合同显示,该店铺的店主叫张诚,不仅人名对不上,就连营业执照也是假的,可以断定这份借款合同明显是人为造假。而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仅这家布匹市场里,警方发现竟然就有60多个店铺资料被盗改冒用,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欠下了不少债务。


中大财富虚假“标的”向社会公开约标3.56亿 平台注册用户超万户


据金融之家记者了解,警方调查显示,自2014年5月起,中大财富P2P网络信贷平台通过发布虚假“标的”向社会公开“约标”3.56亿元,实际吸收约6000名投资人共1.8亿元投资款。至案发,近5000名投资人约6800万元资金未能还本付息。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单位非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可定为集资诈骗罪。所以,可以断定,中大财富确实存在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经过一系列缜密侦查,警方决定对中大财富实际控制人甘宇兵和其他主要管理者实施抓捕,同时封锁了中大财富网络后台数据库。在甘宇兵的办公室里,警方发现了五六十份虚假合同。


收网行动中的发现也印证了警方摸排时的推测,中大财富制作虚标假标罪证最终得到落实。由于对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实行了一网打尽,让犯罪嫌疑人没有机会关闭公司后台网络数据,因此记录着所有受害人资金流向的资料证据得以完整保存,在看到这份记录之后,警方更加惊讶的发现,这起案件涉及的人员之多、地域之广远远超过了当初的预想。中大财富网络平台上注册的用户,已经达到了10003个。



律师建议 平台出问题后必须及时报警


从去年12月底出现提现问题,到1月26日经侦介入,中大财富投资人与平台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谈判。但最后仍只得采取报案的方式。


对此,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肖飒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遇到问题平台投资人一定要及时报案。“很多人轻信平台会通过筹集资金进行偿付的承诺,错过了最佳的报案时间。”肖飒指出,认为报警后,投资人失去了和平台谈判的空间,警方只会抓人的情况实际上是一种误区。根据之前的问题平台情况,报警后,警方一般会根据实际调查情况进行处理。如确实存在项目代收可以追偿的,警方一般会把平台负责人释放出现进行催收。


“平台负责人一般会通过各种方式拖延,实际上并不能解决问题。”肖飒表示,而若报案不及时,其间平台负责人存在资产转移以及跑路的时间。“实际上迫于警方压力,平台负责人甚至更会说实话。”


风控监管仍是问题 利益面前需谨慎对待


整体来看,我国的P2P发展还并不成熟,之所以会有P2P平台倒闭、资金链断裂等情况的出现,其实与这些投资理财平台的本质有关。国内很多P2P平台从本质上看,是资金中介而非信息中介。真正的P2P应该是信息中介,为借贷双方提供一个信息平台,不会有资金链、存贷率、坏账率的说法,因为真正的P2P不会直接放贷。而很多国内的P2P平台其实是资金中介,资金流向了经营者的腰包,这样一来,无疑加大了平台资金流向的风险。


对于投资者来讲,P2P投资理财平台上的“投资理财产品”种类繁多、很难甄别,产品本身和银行类理财产品相比较已经变得相当复杂,建议投资者对于P2P投资理财平台的产品购买一定要做到:看清楚看懂了再投;如果看不清看不懂,收益再高也不投。尤其在当下政府还未出台任何针对P2P的法律法规时,多看少动。因为P2P这一池水实在是太深,一旦看走眼,一次风险就足以让投资者血本无归,投资者多去比较,多去看,别让利益冲昏了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