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青神农业银行的开户支行(西青区农业银行有哪几个开户行)


政银携手,抢抓新时代新机遇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面对强烈的惠农强农信号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农商银行如何作为?


郑里认为:“农商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进一步强化深化政银合作关系,要紧密围绕地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多措并举,主动融入,精准支持。”


首先,共建政银合作机制。一是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汇报,建立战略合作推进协调机制,搭建政银合作平台;二是主动对接财政、农业农村、人社、税务、交通、扶贫等政府职能部门,共建联动交流机制,为农商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打好基础;三是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融资政策,探索拓宽融资渠道,实现信息畅通、资源共享、政策互通;四是建立地方政府与农商行人员常态化交流机制,促进双方深度了解,全面提升“双基惠农”合作水平。


目前,青神农商银行与青神县人民政府正抓紧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制定了乡村振兴对接任务清单,落实了营业网点属地责任。青神农商银行主动对接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获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逐一梳理,有针对性地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做好入户走访对接,确保开户、信贷需求统计等落地落实,做好结算服务和信贷支持。


其次,抢抓战略发展机遇,密切对接重点项目,聚焦县域特色产业。抢抓青神县建设全国特色先进机械制造产业聚集区、全国特色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契机,加大对县域内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支持力度,如机械制造产业、西南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斑布竹产业园项目等,以“椪柑贷”等信贷产品为抓手,积极支持椪柑产业提质增效。近年来累计支持县域重点项目11个、金额85340万元。


与此同时,积极营销,紧抓涉农机构乡村振兴资金。主动对接县级部门,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资金、拆迁安置款、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等低成本资金落户;全面推进银担合作,联手省农担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业务拓展,对全县专合社、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摸底调查,逐户建立档案。2021年以来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33户3202万元;主动对接,成功营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成为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升级改造唯一合作银行,乡镇财政账户覆盖率、村级账户覆盖率均为100%。


“进乡驻村”,打造普惠金融驿站

2021年7月20日,青神农商银行引入9家快递物流公司,着力打造的青神县首家“金融 物流”综合服务站在高台镇百家池村揭牌成立。揭牌运营当天就接待客户20余人,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收发包裹,办理金融业务。


青神县首家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开业


“我行‘进乡驻村’打造“金融 物流”综合服务站是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的第一步。下一步,我行将按照省联社和眉山办事处党委关于做好新阶段“三农”金融服务、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各项决策部署,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有机融合政务、金融服务、生活服务等,把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打造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散地,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采访中,青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郑里告诉记者。


据其介绍,为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初,该行正式启动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建设。通过采取“银政”模式,引入物流快递公司、保险公司、通讯运营商、专业合作社等,着力打造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八大服务功能:一是办理存取款、转账、贷款、水电气缴费等金融服务;二是“足不出村”收寄快递;三是办理社保、医保、代销大病医疗保险等;四是安装宽带、话费充值等;五是社保参保登记、五保低保申请、退役军人登记、宅基地审批等35项政务、村务;六是开展惠生活电商服务,代购生产生活用品,代销特色农副产品;七是实现“三资管理”公开公示;八是宣传普及金融知识、防电信诈骗和反洗钱知识等。


百家池村“金融 物流”综合服务站的正式投入运营,惠及了百家池村几千名农户,有效缓解了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难题。该行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举措受到地方党政及农户的肯定与称赞。


据了解,近年来,为弥补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条件相对较差的弱势,该行不断加强农村地区的自助服务网络建设,合理布放自助设备,不断扩展服务渠道,构建全覆盖的“三农”金融服务网络。截至2021年6月末,推广企业网银705户,布放自助设备44台、POS机101台,设置助农取款服务点83个,发行银行卡27.9万张,拓展收银通和惠支付商户3989户,“蜀信e”有效客户数达到60216户。


纾困解难,金融活水润泽小微实体

“感谢青神农商银行,在我们企业最困难的时候送来了“及时雨”,不仅为我们新增了贷款资金,延长了贷款期限,还主动降低了贷款利率,帮助我们渡过难关!”青神某物流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


疫情期间上门为客户办理贷款延期服务


因受疫情影响,该公司面临资金难题,发展遭遇瓶颈。正当企业“一筹莫展”的时候,青神农商银行主动上门对接金融服务,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为其新增流动资金贷款3000万元,为企业送去了“及时雨”,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帮助企业经营走上了正轨。


支持该物流公司只是青神农商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做好“六稳”落实“六保”,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行始终坚定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级决策部署,积极宣传对接落实政府各项政策,全方位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


在政策传导上,青神农商银行用好用足信贷政策。严格执行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调整征信逾期报送等政策,做到应延尽延,应贷尽贷。第一时间向人行申请支农再贷款资金额度,积极贯彻落实人民银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政策,主动减费让利,使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全面得到落地。


在机制优化上,进一步提高金融供给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辟全流程“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应贷快贷、快速满足,并出台专项激励方案,完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尽职免责机制,“尽职合规,可予免责”调动客户经理“敢贷、愿贷”的工作积极性。


在增量供给上,积极开展“走千访万”“一二三产业融资对接”活动,全面开展“整村授信”工作,主动为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经济档案进行评级授信工作。主动走访园区企业、协会商会和各类市场主体,及时调整产品配套,创新金融产品,健全体制机制,大力推广“战疫贷”“稳保贷”“竹乡贷”“青民贷”“椪柑贷”“蜀信e贷”“农e贷”,不断提高信用类贷款占比。


通过一系列积极的举措,青神农商银行坚决扛起地方金融主力军责任,为“三农”和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洒下一场金融“及时雨”,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了强劲的农信力量。


2021年6月末,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8159.50万元、支农再贷款14800万元;累计使用普惠小微延期支持工具50户11320万元、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23户790万元;累计投放贷款19亿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累计减费让利企业471万元,全面助力稳企业保就业,其中支持县域重点企业5户1.5亿元。


扶助有方,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青神农商银行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充分发挥“金融纽带”作用,坚持因农而生、助农成长、与农共舞,有效发挥金融加速脱贫能效,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真心帮扶倾真情。青神农商银行围绕“扶持谁”“扶什么”“怎么扶”“谁来扶”问题,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重大部署,一方面加强与县扶贫部门的联系,获得第一手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料,将贫困村的贫困户分解到网点,落实金融帮扶责任人,逐户走访调查,实行对口金融支持,13个乡镇网点对口支持10个乡镇73个行政村;另一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能力、贷款条件、贷款意愿等基础信息进行精准摸排,建立了包括家庭基本情况、金融需求、信用评级、授信额度等在内的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确保金融扶贫信息全口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全面落实扶贫小额贷款政策要求,以点带面,实行网格化摸排,不落一户不漏一人,针对贫困户的不同情况,一户一策,将政策放到最宽,将力度延到最大,用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助力贫困户开启脱贫致富的大门。


“农商银行扎根农村,因农而生,因农而长,因农而强,与‘三农’血脉相连。立足新时代,农商银行更要展现责任和担当。”青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郑里表示。


图/青神农商银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