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成都银行金卡开户(成都银行开金卡需要多少钱)


时代激荡人心,机遇催人奋进!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成都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关键一年。截至目前,成都市的多项金融指标位居西部第一,甚至已经赶超东部发达城市,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站在新起点,成都银行将以更强使命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以更高目标做强做优做大综合实力,以更快步伐瞄准一流追赶跨越,以更优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力打造与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能级相匹配的金融层位,努力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贡献成都银行力量。


“遵循金融发展规律,构建现代金融生态,到2022年,建成立足四川、服务西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4月19日,成都《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若干意见》和《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行动计划》正式出台,这两份文件不仅是成都为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第一次出台的纲领性、全局性、宏观性文件,更为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自此,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迈上了新征程。而就在两份文件出台一周后,近日,本土上市银行——成都银行2017年报出炉。这既是成都银行上市以来交出的首份年报,更是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新征程上的第一份“成绩单”。


作为全国2017年唯一A股IPO过会、2018年首家上市的银行机构。成都银行2017年报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均保持较快增长。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公司总资产4345.39亿元,增长20.3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49.52亿元,增长13.87%;不良贷款率1.69%,较2016年下降0.52个百分点。


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严峻,银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分化加速、风险上升。面对经营过程中的诸多不利因素,成都银行逆势上扬跑出了加速度。年报显示,2017年成都银行净利润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96.54亿元,增长11.9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09亿元,增长51.64%。


迈进2018年,成都银行的“成绩单”则更显亮眼。同期披露的成都银行2018年一季报显示,成都银行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5.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5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45%。


这张“成绩单”无疑是成都银行抓发展、化风险、夯基础,切实“真抓实干”得来的“战绩”。自1996年成立以来,该行一直秉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凭借业务特色及竞争优势,在实现自身规模、效益、质量协调发展的同时,更为全市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民生福祉做出了积极贡献。


春来潮涌东风劲,砥砺前行正当时。在新征程上,成都银行仍将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以更大的发展志气、更强的创新意识,助力成都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


为实体经济提供源头活水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宗旨和天职。成都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大会指出,“必须坚持把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实体经济之所想,急实体经济之所急,为实体经济提供源头活水。”


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成都银行自成立以来就勇挑金融要素保障重担,积极服务实体经济。近年来,该行持续深入研究落实资金要素保障方案,不仅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蓉欧 ”战略,更倾力支持天府新区建设、全市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对接国家、省、市级重大建设战略方面,成都银行多措并举推动金融政策与宏观区域规划有效对接。2017年,成都银行紧跟“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项目清单,聚焦重点企业、重要领域和重大项目发力,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创新金融服务方案。同时,该行还积极支持成都自贸试验区建设,切实响应“蓉欧 ”战略,推出“进口代付”“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两项新产品,为外贸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撑。此外,在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建设过程中,成都银行也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保障,该行用于支持天府新区重点项目建设的授信金额已达上百亿元。


在支持全市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成都银行深入研究西部产业布局优化方案,引导分支机构发展与当地园区产业布局相关的特色业务,支持园区产业链集群发展,提供资金扶持。同时,该行还助力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将信息化行业、科创型企业、产业园区作为重点支持业务领域。此外,成都银行还分行业制定了金融服务方案,深化与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10个优势行业的合作,以授信为导向,通过行业信贷支持政策助力经济结构调整,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服务解企业燃眉之急 高效推进小微转型升级


作为成都地区的本地商业银行,成都银行在充分了解当地小微企业客户需求方面具备天然优势。为推进小微业务的发展,成都银行整合全行优势资源,成立了中小企业部,专门设立了三家中小企业专营支行,并在12家直属支行设立中小银行部,培养建立专业人才队伍,专注为小微企业提供特色化的金融服务。


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成都银行深入贯彻国家支持小微企业的相关政策要求,研究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和汽车制造等多个市重点行业,筛选出近4000户小微企业,集中有限资源进行重点支持。同时,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实施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并通过引入财政贴息、担保补贴、贷款应急周转资金等扶持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开发专属金融产品,促小微降本增效。针对小微企业“轻资产、弱抵押”的特点,成都银行推出“双创贷”“科创贷”“壮大贷”等差异化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类型企业从初创、发展到壮大等不同阶段的融资需要,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本地优质企业提供综合融资服务。自创新金融产品推出以来,成都银行已累计运用并支持企业超过400户,支持信贷金额近50亿元。


搭建“政银企”三方服务平台,拓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渠道。成都银行积极与政府相关产业部门联系,将目标客户锁定为优势行业的优质小微企业,采取召开银企对接会、上门服务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向企业提供便捷优惠的融资服务。对小微企业业务实施管理流程和审批流程再造,通过“一次尽调、一次审核、一次审批”,大大缩短贷款决策链,提高审批效率。近年来,成都银行小微贷款余额、贷款户数、申贷获得率等指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历年均实现了“三个不低于”的监管目标。


满足市民多元金融需求 服务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及消费模式的转变,我国居民对个人住房贷款、银行卡等消费金融产品及个人理财服务等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已成为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增长点。而作为成都人的“市民银行”,成都银行始终坚持“亲民便民惠民”理念,将个人金融业务作为战略发展重点之一,做优做精做强传统个人金融产品,满足市民多元金融需求,助力成都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


据悉,成都银行推出的芙蓉锦程系列银行卡,提供的特惠商户折扣涵盖了生活娱乐各个方面,以保证用户享受到独家刷卡优惠。其中,已连续多年获得“成都市民最喜爱银行卡”称号的芙蓉锦程金卡,不仅免开户工本费、换卡费、年费、账户管理费,而且在全球任何一台贴有银联标识的ATM机上正常跨行取款,均免收ATM跨行取款手续费。


2017年,成都银行已在超过170个营业大厅、80余个自助银行和21个地铁站内设置自助区,在近500个小区和300余个连锁超市完成“E城通”平台终端布放。无论是公交次卡、天府通充值、电卡充值、交通罚款缴纳、煤气费缴纳、电费缴纳、水费缴纳、广电充值,还是固话充值、手机充值、中小学学费缴纳等都能在“E城通”一站式办理,为市民提供真正的零距离金融便民服务,覆盖近50万户居民,惠及人群达130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