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开门利是计应付福利费(普通收据可以直接应付福利费吗)

2021年2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曝光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社长)李健军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2013年至2019年,李健军违规决策以年货费、冬至过节费、开门利是等名义,给公司干部职工发放津补贴536.3万元。


去年1月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曝光的案例中,有143起涉及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这143起通报有哪些特点?怎样堵住津补贴或福利发放中的漏洞?


有人甚至把手伸向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违规收费用于发放津补贴,啃食群众切身利益。例如青海省西宁市大通三中违规收取晚自习费、补课费、借读费、赞助费等共计451.49万元,私设小金库违规发放教师补课、值班、监考补贴等。


公布违纪时间的137起通报中,时间跨度3年以上的68起,占比约一半,有的甚至长达10年。2009年10月至2019年9月,杭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机动执法大队原大队长王之达,在市道路运输管理局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任职期间,指使部门内勤设立小金库,涉及168.16万元。


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快了“四风”问题的查办节奏,通报中有多起问题从发生到查处时间不超过1年。2020年7月1日,湖南省芷江县中医医院党支部在开展七一党建活动中,违规发放福利1.95万,2020年8月14日,县中医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姚茂清因此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从发生到被查用时不到1个半月。


私设“小金库”、打“擦边球”、靠啥吃啥,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占比居高不下


梳理2020年的月报数据,其中2020年4月、6月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占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比例排第一位,其余10个月排名为第二,仅次于违规收送礼金和其他礼品。


梳理2018年至2020年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年报”,在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栏内,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分别为16615起、15375起、14351起,其中2018年、2019年位列总数第一,2020年位列总数第二。


党的十九大后,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中,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从2018年的16615起,下降到2020年的14351起,“乱发钱歪风”得到有力遏制,但远未到可以松口气、歇歇脚的时候,绝不能有差不多了的想法,反“四风”必须一以贯之、坚定不移。


143起通报中,既有禁而不绝的小金库等老问题,也有打“擦边球”违规发放、规避召开全体会议、转嫁给下属单位或企业发放等隐形变异问题。有的单位津补贴标准存在曲解上级文件精神、搞“土政策”等情形,有的单位利用管辖或审批的权限,靠啥吃啥,转嫁成本,通过企业、社团组织等变相发放津补贴或福利,使得违规问题更加隐蔽。


7起“小金库”问题通报中违纪金额上百万元,通报中金额最高的是天津市东丽区金钟街道赵沽里村原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贾玉强,指使村属企业某物业服务中心出纳将物业收入6692.38万元不入账,设立“小金库”,用于支付工程款以及列支村干部绩效工资、奖金等。后贾玉强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涉嫌职务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


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中占比居高不下,也反映出“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复杂性,反弹回潮的隐患依然存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对违规发放津补贴陋习必须露头就打、反复敲打,持续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克服补偿心理、特权心理、从众心理等错误想法,划定发放津补贴的纪律红线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一些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的行为,貌似关心爱护干部职工,其实践踏了纪律红线。受处分的党员干部普遍存在一些不良心理,有的顶风违纪,有的心存侥幸,有的自以为瞒天过海,有的寄希望于法不责众,但最终均受到严肃处理。


补偿心理。2018年至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南街道杨戴村两次在未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情况下,村“两委”干部自行商定提高并发放村干部报酬,共计违规发放418170元。“杨戴村这几年集体经济形势好,村子有钱了,但村干部一直没涨过工资,有的人就认为自己天天加班应该拿。”路南街道纪工委书记吴炜琦说。


特权心理。个别党员干部吃公家饭就想占公家便宜,对套取、侵占公共资金不以为然,把“单位发钱”视为理所当然,暴露出把津补贴当成特殊待遇的特权思想。


从众心理。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抱着“之前都可以,现在怎么不行”的心理,沿袭之前违规发放的“惯例”,充当老好人。云南省地矿局下属单位中心实验室党委先后两次集体决策,分别于2013年、2018年以统一购买职业装形式发放职工福利费。


侥幸心理。143起通报中,公布违纪金额的有135起,其中10万以下的61起,占比45%。很多违规者侥幸心理作祟,认为“钱不多、事不大”,以为可以瞒天过海,实则自欺欺人。


法不责众心理。有的领导干部召开内部会议,打着“集体决策”旗号违规发放津补贴,很多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的问题,往往“利益均沾”“人人有份”。一些通报中,看似“人人有份”的津补贴,有时却是领导吃肉、职工喝汤。2018年至2019年,经福建省武夷山市粮食企业资产管理站党支部书记、军粮供应站站长林雨文审批同意,违规向单位职工发放津补贴5.32万元,林雨文本人领取了1.53万元。


加强一把手监督,扎紧制度笼子,堵住津补贴或福利发放中的漏洞


143起通报中,涉及单位一把手的123起,占比86%,高于其他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处分一把手的占比。


治理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首先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党建教研部宋振策说:“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在决策中有重要的话语权,甚至是最终的决定权,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在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一把手容易滥用权力、违规决策,这也是滥发津补贴案件中涉及单位一把手占比高的原因。”必须加强监督,督促一把手依法用权、慎重决策,在纪律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单位干部职工争取福利,决不能打纪法的“擦边球”,甚至公然突破纪法底线。


津补贴发给谁、怎么发,制度说了才算。相关制度笼子扎得不紧、约束不够有力,也是该类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日常监督检查时,我们发现在津补贴发放标准上往往存在对政策解读、理解有误区的问题,需要督促财政、人力社保等部门,加强政策制定和政策解读,不留政策空白,防止津补贴和福利发放标准泛化,一些单位在政策执行上做‘选择题’。”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监察室主任张兴安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