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合肥市国税局顾军(合肥市税务局顾军局长)

提起垃圾处理,会让很多主管部门和城乡百姓“头痛”。城乡要发展,消费要升级,垃圾产量也会随之快速增长,困扰着民众生活,处置不当则会带来不良社会影响。亟须转变传统整治理念,建立新型治理模式,以应对步步紧逼的垃圾困局。


无力处置、无处可去、低效利用


垃圾处理涉及多个部门,重点不同,往往造成垃圾处理统筹不足、难以协同。比如城市生活垃圾目前多由城管部门负责,但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处置、可回收垃圾处置又涉及生态环境、商务、供销等部门负责,一些地方由于衔接不力、各管一段,导致有害生活垃圾无处可去、可回收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低。


统筹协调,治理城乡“垃圾综合征”


面对“垃圾综合征”,传统意义上的治理理念、管理办法已经难以适应,到了亟待转向综合治理的关键时期。


应尽快明确生活垃圾的治理理念和路径。末端处理一直是主要思路,虽说近年来开始从单纯处置向资源利用拓展,但在生活垃圾分类上,还停留在搞些试点、多摆几个垃圾桶的层面。各地普遍缺少执行分类的紧迫感和动力,过度依赖焚烧。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樊霆认为,垃圾焚烧会产生一定的残渣和有害物,是不可持续的做法。建议以焚烧解决燃眉之急,以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为迫切之举和长远手段,从政府层面统一认识,用科学、明确的理念指导行动。


健全垃圾回收处理体系,着重解决无处可去的问题。基层环保人士建议,尽快布局建设餐厨垃圾、生活危险废物等垃圾处置场所,建立分类运输体系,补上垃圾分类体系中的断点,使源头分类与末端处理有效衔接。


引进技术手段,破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两网融合难题。目前,不少互联网企业加入垃圾分类,建立线上预约回收、分类处理渠道,取得很好成效。比如多个城市探索了“支付宝 垃圾分类”回收平台,打通居民、企业、城管部门等多个环节,推动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完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