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总体方向要求)


鼓励“链主”企业向“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开放要素资源


全市现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8家,省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分别为410家、1859家。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例,目前广州有68家企业入选,要实现三年时间达到250家,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


比如开拓市场方面,《方案》提出把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做优做强产业链相结合,鼓励“链主”企业向“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开放市场、创新、资金、数据等要素资源。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广州将遴选一批智能化数字化赋能服务平台或机构,为广州市中小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赋能提供支撑。


新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明确,对新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广州市行政区域以外迁入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签约落地并完成商事登记后,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


而在园区培养方面,《方案》提出对成功从广州市行政区域以外引入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落户的提质增效试点产业园区运营主体,给予单个项目一次性奖励。对聚集1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产业园区授予“专精特新园区”牌匾,并优先推荐申报省级以上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最高补贴300万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中小企业最头疼的难题。根据《方案》,广州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国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计划产生的费用,分阶段按照50%的比例予以补助,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国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的银行贷款予以贴息,对贷款产生的担保费予以补助,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数字化转型方面,《方案》提出对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费用,给予不超过30%的补贴,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实施中小企业强企增效工程,每年安排不少于30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在“专精特新”企业中遴选不少于60家试点企业,重点对企业生产流程、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内生增长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