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保险营销员周周举绩的重要性(保险公司对保险营销员考核的意义)

作为今年A股上市险企半年报的收官,8月29日发布的中国太保(601601.SH;02601.HK)半年报再次验证了A股上市险企半年成绩单的趋同性。


中国太保半年报数据显示,和多家上市险企类似,其上半年同样经历了净利润和新业务价值变动趋势的背道而驰。上半年中国太保实现营业收入2525.12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归母净利润173.04亿元,同比增长21.5%;而其寿险业务尽管实现了新保保费的两位数增长,但新业务价值依旧承压,同比下降8.9%。


在这样的调整期中,新业务价值承压成了寿险公司近年来的普遍问题,中国太保也不例外。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414.49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新业务价值102.31亿元,同比下降8.9%;受业务结构变化影响,新业务价值率为25.4%,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


各家大型上市险企都在用不同的战略方针进行调整转型。太保寿险的战略是在今年初正式启动“长航行动”,突出“长期主义者”这一概念,力图以差异化的“产品 服务”体系在行业升级战中转型突围,并从2019年开始打造寿险营销的“三支关键队伍”。不过,从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来看,显然还处于调整期。


数据显示,中国太保在人力的量上继续缩减,月均保险营销员从去年上半年的76.6万人下降16.3%至今年上半年的64.1万人。而在队伍的质上,其保险营销员月均举绩率为50.1%,同比下降12.4个百分点,不过其代理人月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为5918元,同比增长41.5%;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986元,同比增长15.1%。这意味着太保寿险队伍的转型已经开始显现部分成效。


而在产险方面,今年上半年总体平稳,但其综合成本率的结构随着车险综合改革的落地有着较为明显的改变。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太保产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15.61亿元,同比增长6.4%;综合成本率99.3%,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赔付率70.1%,同比上升10.4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29.2%,同比下降9.4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在车险综改下,商车险产品设定附加费用率的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其目的就是压缩费用率,提升赔付率,倒逼保险公司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不过,尽管寿险新业务价值承压,产险综合成本率略有上升,今年上半年中国太保还是实现了归母营运利润4.9%的涨幅以及归母净利润21.5%的涨幅。


从利润构成来看,投资收益的上涨是推动其归母净利润上升的重要因素。半年报数据显示,中国太保上半年总投资收益493.40亿元,同比增长28.4%,主要原因是证券买卖收益以及固定息投资利息收入增长。


中国太保表示,考虑到利率走低的市场趋势没有改变,固收市场面临较大信用风险,公司坚持执行“哑铃型”策略,在战略资产配置策略牵引下加强长期利率债产品配置,延展固收资产久期,同时适当增加非上市股权在内的权益类资产配置。


“下半年,我们将紧盯经营短板,尤其要聚焦寿险营销队伍质态改善、车险综改应对、非车险盈利能力提升等方面加大力度、精准施策,努力实现年度预算目标。”中国太保董事长孔庆伟表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