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2005年增值税减免政策(2020年增值税2022年能作废吗)


【事件】


2005年1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全省实行农业税全额免征,由此一项可为农民免除税负13.6亿元。2600多年“皇粮国税”的历史从此结束,这是湖南农村税费改革的重大突破。


【亲历】


“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今年65岁的卢青年是沅江市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对于13年前那场“破天荒”的变革,他记忆犹新:一开始有点惊讶,交粮纳税,“天经地义”;后来,便是惊喜,这一延续数千年的税负终结了。


1992年,已在粮食部门工作多年的卢青年选择辞职回乡种田。很快,怀着对土地深厚感情的他就成了当地知名种粮大户。2003年12月,卢青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种粮标兵”。2004年,他又带头成立沅江市种粮大户合作协会,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取消农业税,对我们农民来说是最大的利好,也是最大的鼓舞。” 卢青年回忆说,1995年至1999年,全国粮食市场持续低迷,一度出现了“谷贱伤农”的局面。一时间,农民没有了种粮积极性,大面积弃耕抛荒屡有发生。


此后,随着中央出台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农民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开始回升。


农业税的取消,则像一剂强心针,更进一步地提升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昔日一度被抛荒的土地,也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农民送来的粮食明显增加了。”种粮之初,卢青年就在沅江当地办起了大米加工厂。2003年底,规模不断扩大的大米加工厂,发展成为集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企业。


“最开始,仓库最多只能储存1000吨粮食。”卢青年介绍说,如今,该企业已有经营场地123亩,大米加工厂两个,库容6万吨,大米加工能力达20万吨/年,优质稻种植基地19.7万亩。


卢青年的经历,正是湖南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湖南,历来就是农业大省。而让农民“减负”“增收”,也一直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的重点和目标。


早在2000年,津市市、永兴县、长沙县就被确定为湖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市)。


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农村税费改革推向全省。“减负”后,全省农业税平均税率降为6.92%,农业税附加为20%。


到了2004年,全省除实行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等支农政策外,还降低了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农业税附加同步降低0.6个百分点,全省共减征农业税及附加10.61亿元。


2005年1月13日和14日,湖南先后召开了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农业税问题。1月17日,湖南省委、省政府推出重大决策——2005年起,全省实行农业税全额免征(农业税附加也相应免征)。由此一项可为农民免除税负13.6亿元。


在实施农业税全额免征的同时,湖南还继续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和发展项目的扶持。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部免征牧业税。在全国范围内,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从此结束,彻底走进了历史的“博物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