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增值税税收优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璃羲楷き珛腔崝硉阭阭彶蚥需淉習)

基于对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相同追求,税务部门和杭州市不约而同地选择应用了绩效管理,形成了“双认同、相促进、共提升”的高效闭环,逐步将税收锻造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治理主要手段,将杭州推向“数智杭州·宜居天堂”。


杭州市拱墅区瓜山未来社区开发App,为入住人员提供线上看房、缴费、社团活动、网络学习等服务。新华社图


  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吹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税收征管体制第三次变革的号角。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党和国家对税收工作重视不言而喻。面对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的新使命,面对海量服务对象,如何把“作战图”细化为“施工图”,落地为“实景图”?


  作为杭州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者,笔者发现税务部门显然已经找到了“制胜密码”——从2014年7月1日起,税务系统全面推行绩效管理,经过数次迭代升级,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完备的体系。杭州税务就是鲜明的例证。


出发点: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党和国家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线。税务部门服务着十多亿纳税人缴费人,既筹集财政收入保障基本民生,又直接面向服务最广大人民。税务部门坚持把服务对象的评价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以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为代表的多方评价指标分值权重占到30%,将纳税人缴费人作为实现税收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来督促改进提升自身工作,同时以更好的税收现代化水平服务纳税人缴费人,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也是杭州政府综合考评和绩效管理的“基因”。杭州始终在制度和实践中落实“创一流业绩,让人民满意”的宗旨,以“重点攻坚”衡量政府绩效的成长性,以“日常履职”衡量部门履职的规范性,以“创新创优”衡量各地各单位的先进性,以“满意度评价”衡量“人民至上”的落实度。自2000年在全国率先推出“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社会公众作为评价主体参与政府绩效管理,至今已有21个年头。《杭州市绩效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更是以立法的方式确立了“公众参与”在绩效考评中的重要地位。“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是杭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保障和主要抓手,也是杭州政府绩效管理的重点专项考核内容之一。纳税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2016年以来,杭州税务单笔涉税业务平均处理时间从15分钟压缩到3分钟~5分钟,创新“非接触式”办税方式,网上办税事项占比达98.66%。在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连续6年名列前茅。得益于包括税务部门在内各部门的绩效创新,得益于社会公众广泛深入参与城市治理,杭州成为全国唯一一座14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的城市,并折桂“幸福示范标杆城市”殊荣。


落脚点:充分发挥税收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税务部门将绩效管理作为落实重点工作的制度性安排,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绩效工作跟进到哪里,重点工作是目标,绩效就是施工图。“十三五”期间,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重大税制改革深入推进,国税地税机构从“合作”走向“合并”,党中央、国务院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台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面对出台政策类型多、实施时间紧、统筹难度大等困难,税务部门以绩效管理为抓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到岗到人,确保重点工作如期完成,确保减税降费落地生根,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用税务人的“辛苦指数”提升了纳税人缴费人的“幸福指数”。


  2016年~2020年,全国新增的减税降费累计超过7.6万亿元,2020年实施阶段性大规模减税降费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2020年杭州税务以“保”为核心,把“减”放在首位,落实“23 N”抗疫惠企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约600亿元,帮助广大市场主体渡过疫情难关,恢复生产,促推2020年地方经济增长转负为正,全年增长3.9%,突显了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双认同:充分发挥税务双重管理体制优势


  按照中央部署,合并后的税务机构实行上级税务局为主,与当地党委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国家税务总局专设“地方政府考评”指标,以省政府绩效考核成绩为标准,并设置较大分差,对省税务局在全国税务系统的排名影响重大。同样的,在省政府考核中也专设指标,应用省税务局在税务总局绩效考评名次。杭州在“创新创优”考核中,设置“国内影响”“省内排名”两项指标,衡量杭州税务部门在税务总局和省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中的成绩。


  杭州近年来的实践证明,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实现了结果互认,指标互入,效应互显。纳入地方政府考核,对税务部门既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激励,是督促税务部门履行税费征管职能的重要制度设计和强大推动力,从而更加精准地落实地方党委政府重大部署,有利于统筹地方财税收入管理一盘棋,通过财税手段调控地方宏观经济运行。作为衡量地方党委政府对税收工作满意程度的重要依据,在税务绩效管理中应用地方政府考核结果,有利于推动税务部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新征程:推动绩效管理向绩效治理转变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对税务绩效管理发展方向作了新的指引,要求在实现税务执法、税费服务、税务监管行为全过程记录和数字化智能归集基础上,推动绩效管理渗入业务流程、融入岗责体系、嵌入信息系统,对税务执法等实施自动化考评,将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促进工作质效持续提升。这将把绩效管理融入智慧税务大体系中,以大数据治理为依托,加快实现从管理向治理转变。


  同样的转变已在杭州市政府绩效管理中推进。去年杭州上线了全国首个综合考评数字驾驶舱,依托“城市大脑”,以数字赋能综合考评,实现考评数据集成化,促进考评工作数字化,开创考评预警场景化,积极探索绩效管理新模式。今年,按照全市数字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建设发布了“数智考评”应用场景,形成综合考评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新格局,使政府绩效可监测、可预警、可提升,进一步推动绩效管理向绩效治理转变。


  基于对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相同追求,税务部门和杭州市不约而同地选择应用了绩效管理,而正是因为这个选择,形成了“双认同、相促进、共提升”的高效闭环,逐步将税收锻造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治理主要手段,将杭州推向“数智杭州·宜居天堂”。


本文刊发于《中国税务报》2021年8月18日B1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