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单项免税个人所得税筹划的案例(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及其他方面的纳税筹划)

傅申


张大千



1964年,傅申(左)与丁翼(右)在台北拜会张大千


张大千伪作(署名五代巨然)《溪山兰若图轴》(香港陈仁涛旧藏)


张大千伪作 署名五代关全《崖曲醉吟图》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王妙莲、傅申著《鉴别研究》(Studies in Connoisseurship,又名《沙可乐藏画研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1974年


傅申为张大千伪作(旧传宋代李公麟)《吴中三贤图卷》(原作现为美国国立佛利尔暨沙可乐美术馆收藏,本卷系复制品)题跋


1987年,傅申已着手筹划““血战古人——张大千六十年回顾展”(李贤文摄 引自《雄狮美术》1991年第12期页137)


田洪、蒋朝显编《傅申论张大千》 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


我站在书画史工作者以及鉴别工作者的立场,承继同行先辈,来面对他的挑战。


就个人对美术史的认识来说,毫无疑问,我可以说他是整个中国绘画伪作史上第一人。因为其他古今的伪作家,往往只是专做一家,或至多能做数家而已,哪有像大千那样能做数十家、时代的跨度超越千余年的?他伪作之精,不但大鉴定家如黄宾虹、罗振玉、陈半丁、程霖生、叶恭绰以及他所钦佩的吴湖帆等都以他的伪作为真品,而且他伪作的历代古画分散在全世界,如中国、日本、法国、英国、瑞典和美国等各地一流博物馆里,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一项特殊个案。在此不妨让我们套用大千的豪语,为他说出他自己不便说的话:“抑知吾之伪作古画,上自隋唐,下抵明清,足使罗振玉、黄宾虹、陈半丁、程霖生、吴湖帆等走眼,世界各大博物馆专家误鉴,五百年内外,又岂有第二人哉!”


我并不有意提高伪作及伪作家的历史地位,我之提出大千伪作这一项研究,完全是站在纯客观的绘画史研究的角度,只在求真、求事实,而无意于褒贬。


由于大千先生伪作范围之广,流传之多,当绘画史工作者研究古画时,常会遭遇到一些困难。这些流传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里的伪作,只有在全面了解大千个人画风的发展以后,才能掌握得到。这些不同时代和不同画家的作品,如果要等待各种各样的专家去对各古画家的作品个别识破的话,可能需要集合很多人,并需要几年或几十年的时间才能作比较全面的澄清。但是如果有人能彻底地认识大千,那么由他一个人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全面的澄清。仅从这一角度来看,就已经非研究他不可了。


研究张大千而不研究他伪作了些什么古画,那绝对不是完整的研究和认识。他入门学习书画,虽与绝大多数的画家相同,是走临摹的路子,但是他特殊的才能,使他不论临或仿都能逼真原迹。他学古人,目标并不只限在一家、两家或明代、清代,他是不断地向古人学习和挑战,他以过关斩将的气概和姿态,由清而明,而元而宋,而唐而隋,各时代都有他的伪作。


陆抑非记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与大千的接触并录其对临摹的看法:“临摹前人的作品时,一定要不怕反复,要临到能默得出、背得熟、能以伪乱真,叫人看不出是赝品,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笔墨真谛,学到前人的神髓。”这就充分说明了他临古、仿古甚至伪古本是为学习。但是学到一种程度,他就要和古人一较长短、高下。如何与古人比较?最具体的方法之一,是看看当代的鉴赏家和博物馆专家能否将他的伪作和古画真迹区分出来,这是大千向当代专家的挑战。事实上,流传的伪作不仅是他研究和临仿古画的副产品,而且都是大千“血战古人”的精心之作。通过鉴藏家和美术史家的再三考验,他也由此建立起他的自信心。他多数的伪古画,也是临古、仿古的进一步发展,是“意与古会”的再创造,而不仅只是依样画葫芦而已。


在临、仿、伪的实践过程中,使他又有两种成就:一是使他成为眼光敏锐无比的鉴赏家,因为他观看时,能见他人之所不能见。因此,在他自叙大风堂藏画名迹时,毫不掩饰他的得意、自负之处,他说:“世尝推吾画为五百年所无,抑知吾之精鉴,足使墨林推诚,清标却步,仪周敛手,虚斋降心,五百年间,又岂有第二人哉。”一是提高自己的绘画要求和水平,他每临一次古画或伪造一古画,就会得到更深入的体会,因而就往前跃进一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