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固定资产的定义(什么是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定义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3)有形资产


【理解1】持有目的——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的。是为了从中获得收益,而不什么是直接出售。


【理解2】定义中提到“出租”,这里的“出租”是指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机器设备,并不包括以该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后者属于投资性房地产,不属于固定资产,持有它的是为了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因此与固定资产有区别。


【理解3】定义提到“有形资产”,即具有实物形体,区别与无形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 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大于50%)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可靠地计量。


资产的所有权是否转移是不是判断是否确认固定资产的标准。


(三)特定行业中固定资产的确认


1.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也应确认为固定资产。


【理解】购入和使用环保与安全设备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利益,但可以减少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如使用环保设备可提升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的能力,减少因污染环境需要支付的罚款等


2.工业企业所持有的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等资产通常确认为存货,但某些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需要与相关固定资产组合发挥效用,例如民用航空运输企业的高价周转件,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定义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例如飞机引擎即可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



解说:从以上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大家可以看出,满足固定资产的条件是: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为生是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有形体的资产,如果他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的资产就是固定资产,那么定义我们怎么进行该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那?请继续看。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原则: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固定资产理、必要的支出,包括: (1)直接费用:直接发生的价款、相关税费(车辆购置税、契税等)、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2)间接费用:包括为购置固定资产应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


注意:借款利息是指可以资本化的利息、应分摊的其他费用还有什么?


按照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我们分为外购的固定资产,自行建造的的固定资产和租入的固定资产等。首先,我们来看看外购的固定什么资产的成本取得方式。


(一)外购固定资产


1.购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外购固定资产分为固定资产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两类。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理解1】要区分专业人员服务费是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员工培训费应计入当期损益。


【理解2】2009年1月1日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企业购建生产用固定资产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是此,此处的“相关税费”中不包括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理解3】进项税是否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总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