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净收入什么意思(收益是指利润还是收入)

疫情爆发后,线下服务业恢复一直偏慢,可能是压制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而消费意愿亦受到影响。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还是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年复合同比增长7.4%,较2019年增速下滑1.5个百分点,各分项收入增速均有回落。疫情对线下服务业影响较大,这些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增长相对偏弱,尤其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农民工、应届生等部分群体,也更容易受到疫情的影响,他们的就业和收入情况,会拖累消费改善。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65%,较2019年同期下降了2.5个百分点,预防性储蓄和线下消费等减少,都降低了居民消费倾向。

近年来,居民消费倾向和商品消费增速总体似乎也是下行态势。2019年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66.3%,较2002年下降12个百分点。常见消费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保有率的提高,推动我国的商品消费增长中枢持续下移。综合判断,我们预计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14%左右,对应两年复合增速在5%以下,较2019年相差超过3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总体消费仍将缓慢复苏,但分化格局仍将继续,具体而言:

商品和服务消费分化:疫情冲击具有不对称性,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人员聚集场景的生产或消费行为,受疫情的冲击较大。在疫情多次反复的背景下,这些行业的生产和消费受到了持续的压制,始终未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比如至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餐饮收入两年复合增速仍在0左右,居民旅游出行大幅低于疫情前。

可选品和必需品消费分化:2021年上半年,居民主要消费支出项中,食品烟酒为代表的必需品消费支出,两年复合增速达9.5%,比总体消费支出增速高4.1个百分点。而其他各品类支出增速均低于总体,尤其是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两年复合增速的降幅超过8个百分点。具有可选属性的消费,在疫情扰动下也受到一定抑制。

城乡之间的消费分化:产业结构来看,城镇服务业就业占比较乡村更高,包括住宿餐饮、商务服务等受疫情持续压制的行业,对城镇的收入修复拖累更为明显。消费结构来看,城镇居民消费中文教娱乐等线下服务消费占比更高,这些消费行为在疫情中受阻,也降低了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疫情对城镇消费的压制,较乡村更为明显。

线上和线下的消费分化:疫情期间我国网民数量大幅增长,网民进行网络购物和支付比例也显著提高,线下商品消费加快向线利润上转移,2020年线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意思长14.8%。与此同时,线下消费则大幅回落,2020年线下商品零售额(不含汽车)同比下滑了8.4%,今年以来两年复合增速始终在0左右,增长较为疲弱。

正文

疫情压制下,居民消费修复缓慢

疫情以来,居民消费总体延续了修复态势。2020年1季度受疫情影响,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下降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近1年多以来,伴随疫情影响的逐步减弱,居民消费持续回暖,2021年2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两年复合增速已修复至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增速4.7%,均呈现回升态势。

但消费尚未修复到疫情前水平,对经济的拉动也弱于以往。和疫情前(2019年4季度)相比,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下滑了2.3和2.8个百分点,仍未达到疫情前的增长中枢水平。从支出法GDP来看,2季度最终消费拉动GDP两年复合增速1.9个百分点,显著低于2019年4季度的3.3个百分点,是经济增速回落的主收益要拖累项。

图表:居民消费延续修复,尚未修复到疫情前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疫情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变弱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消费修复偏慢,表现为疫情冲击后,居民收入增速和消费意愿都弱于疫情前。收入方面,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年复合同比增长7.4%,较2019年增速下滑1.5个百分点,各分项收入增速均有回落。其中,经营净收入增速下降2.5个百分点,降幅较大;工资性收入对增速的贡献下滑0.7个百分点,拖收入累最为明显[1]。

图表:经营收入、工资收入增速降幅较大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经营收入、工资收入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拖累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消费意愿方面,预防性储蓄和特定消费减少,都降低了居民消费倾向。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65%[2],较2019年同期下降了2.5个百分点。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疫情冲击后出于预防性储蓄的需要而主动降低消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规避疫情风险而被动地减少特定情境的消费(如旅游出行等)。

图表:疫情后,居民收支差距扩大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将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设为100,对这两个数据进行标准化。

图表:疫情后,全国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近期,疫情反弹、极端天气等多因素叠加,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形成扰动。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对应两年复合增速3.6%,较6月回落1.3个百分点。一方面,消费数据存在季末效应,6月增速均值会跳升约0.5个百分点,伴随7月季末效应消除,增速会自然回落。2011-2019年,7月同比增速的均值比6月回落约0.5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洪涝灾害和疫情反弹也对消费形成拖累。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介绍,河南、江苏、湖南等部分地区的消费,以及接触型聚集型行业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增速比上月有所回落。

图表: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7月下旬,洪涝灾害和疫情反弹拖累消费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百度迁徙,中金公司研究部

消费分化格局,或拖累总量修复

疫情后消费呈现分化格局,包括商品和服务、可选品与必需品、线上和线下、乡村和城镇等消费均出现分化。而疫情影响持续存在的背景下,这种分化或将继续对总量消费修复形成拖累。

商品和服务消费分化:线下聚集型接触型的服务消费受疫情冲击较大,至今仍受疫情压制。疫情冲击具有不对称性,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建筑、交通运输、商务服务等人员聚集场景的生产或消费行为,受疫情的冲击较大。在疫情多次反复的背景下,这些行业的生产和消费受到了持续的压制,始终未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比如至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餐饮收入两年复合增速仍在0左右,居民旅游出行大幅低于疫情前。

图表: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受疫情冲击更大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餐饮、出行等线下服务消费受到持续压制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疫情后旅客出行意愿下降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CAPSE,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旅游出行意愿指数,是一段周期内调查样本中的所有旅客预计出行次数的加权平均值。出行意愿指数越高,说明在该时间周期内旅客计划出行的频次越高。

图表:疫情后旅游出行降幅较大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文旅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可选品和必需品消费分化:2021年上半年,居民主要消费支出项中,食品烟酒为代表的必需品消费支出,两年复合增速达9.5%,比总体消费支出增速高4.1个百分点。而其他各品类支出增速均低于总体消费,尤其是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两年复合增速什么的降幅超过8个百分点。疫情期间相对受益的线上商品消费也存在分化,比如吃、穿、用三大类商品中,也只有必需品的吃类消费增速回到疫情前,穿和用类的线上消费未完全修复。

图表:居民多数支出项并未恢复到疫情前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网上商品消费中,穿、用物品未修复到疫情前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限额以上与限额以下消费分化:2021年1-7月,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两年复合增速6.3%,较2019年改善2.4个百分点;限额以下企业零售额两年复合增速仅为3.1%,较2019年大幅下降7.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与限额以下企业消费品零售表现迥异,与商品和服务消费分化、线下消费向线上转移有关。

疫情之后,以餐饮为代表的线下服务消费受到持续压制。而餐饮收入占限额以下消费的12.6%,比占限额以上企业的比重高约7个百分点,拖累限额以下消费修复。与此同时,汽车类消费占限额以上消费约30%,疫情后在货币宽松、购车补助等政策提振下,汽车消费对限额以上消费形成支撑。此外,限额以上零售企业规模大、线上渠道发达,在线下商品消费向线上转移过程中也是更为受益的。

图表: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消费表现分化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限额以下餐饮消费表现疲弱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汽车消费占限额以净收入上消费的近30%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汽车消费在疫情后大幅改善

中金宏观:消费,继续在分化中缓慢复苏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受乘用车国标切换影响,2019年6月汽车消费出现跳升,并对2020年6月同比增速、2021年6月两年复合增速形成基数扰动,图中将这3个异常值剔除。

城乡之间的消费分化:城乡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是指构差异,使得城镇消费在疫情后修复更为缓慢。从产业结构来看,城镇服务业就业占比较乡村更高,包括住宿餐饮、商务服务等受疫情持续压制的行业,对城镇的收入修复拖累更为明显。同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文教娱乐等线下服务业占比更高,这些消费行为在疫情中受阻,也降低了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收入和消费倾向的同步下行,拖累了城镇居民消费的修复进程。2021年2季度,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两年复合增速5.1%,较疫情前(2019年4季度)下滑3.2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两年复合增速达10.9%,已基本持平于疫情前增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