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湖北崇阳食品流通许可证代办(湖北政务服务网食品经营许可证申办)

中国发展网 “羊楼洞•世界茶叶第一古镇”立项于2017年,总投资60亿元,规划面积12120亩。整体景观印象以湖北洞茶文化为核心,景观理念定位为洞茶盛景,将羊楼洞茶市繁盛时期的核心品质进行提炼和演化,从重生、融合、体验三大视角出发,取其意,破其型,营造政务茶文化主导的乐活新方式。


阜昌茶庄


羊楼洞阜昌茶庄于1861年由沙皇尼古拉一世皇族财阀巴提耶夫和巴洛夫开办。茶庄出资招人包办,监制砖茶,并开设了“阜昌砖茶厂”。 1873年,巴提耶夫将在羊楼洞设立的茶厂迁至汉口,建服务网立了阜昌茶厂流通。迁至汉口后,由其弟巴洛夫负责经营。俄国十月革命后,阜昌茶厂倒闭。


洋商茶行,是羊楼洞的一大特色,除了俄商的惠昌洋行、新泰洋行、顺丰经营洋行、阜昌洋行外,还有天裕洋行、源泰洋行、慎昌洋行、柯化威洋行、天祥洋行、杜德洋行、百昌洋行、怡和洋行、协和洋行、美最时洋行、履泰洋行等多个国家洋行在羊楼洞及周边茶区办茶或加工。


盒茶帮(羊楼洞商会)


盒茶帮,是羊楼洞以晋商为主的商人组织的砖茶制造运销商会。在清朝及民国时期,羊楼洞和汉口有红茶帮、盒茶帮、卷茶帮三大茶帮。红茶帮是专采办红茶的,盒茶帮(亦称合茶帮,简称合帮)是采办帽盒茶和砖茶的,卷茶帮主要是采办卷茶(千两茶、百两茶)的。


羊楼洞茶叶集散与砖茶制造中心地位,使当地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带来了其它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和经济繁荣。作为管理当地经济活动的民间团体及社会中介组织——“羊楼洞商会”应运而生。


厘金局


厘金局,就是现在所说的税务局。1853年(咸丰三年),为了抗击太平天国起义,各省督抚先后提出加征茶厘,以助军饷。湖北巡抚胡林翼,见羊楼洞茶市生意兴隆,也于咸丰五年(1855年),在羊楼洞设立厘金专局,并在周边产茶县镇设立分局,除了抽收茶厘,还征收烟、酒、牙各税。茶厘抽收方法分箱厘、业厘、行厘三项,实行一道并征,箱茶主要是成箱出口之砖茶,大箱每百斤抽银厘一两二钱五分。当流通年羊楼洞厘金专局就有额征银湖北十八万三千八百两、钱十一万四千九百串。


羊楼洞厘金专局后来更名为“许可证羊楼洞茶税局”。由于整个湖北只有“羊楼洞茶税局”这一个代办专业茶税机构,所以“羊楼洞茶税局”除了经征通山、蒲圻、崇阳、咸宁、通城、嘉鱼及其周边茶税,还兼理指导全省其它产茶区茶税的征收服务网。


邮局(电报局)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羊楼洞邮政所设立。民国元年(1912年),羊楼洞邮政所升为三等邮政局,下辖赵李桥、桂口2个邮政代办所,负责转递崇阳、通城往来邮件。民国26年,羊楼洞邮政局自办至通城、崇阳邮路,总程96公里。民国27年11月,由于日军侵占本县,羊楼洞邮政局业务暂政务划归江西省局管辖。


1914年,粤汉铁路武汉机务段段长饶生阶,运来电报机1台,在羊楼洞开展电报业务,专为茶商服务。民国9年(1920年),武昌至羊楼洞长途电话线架成通话。民国1申办2年(1923年),羊楼洞设立电报局,同时开展电报、电话业务。


游客可在此购买羊楼洞明信片,并盖上具有历史感的邮戳,塞进邮筒,将羊楼洞的故事寄回家。


羊楼书院

经营

羊楼书院,原名文昌阁食品书食品院。明清时期初,羊楼洞经济繁荣,教育兴盛,书院、族学申办、私塾、塾师林立,其崇阳中,以文昌阁为崇阳最。1904年9月,文昌阁更名为羊楼洞高等小学堂,是全县乡镇唯一一所公立高等小学堂。


羊楼书院是一家具有公益性质的便民书院,由市图书馆提供和民间捐助图书5000多册,免费向当地居民和游客开放。同时,也作为羊楼洞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积极弘扬赤壁地方文化,广交天下文友。


广济堂药铺


羊楼洞广济堂药代办铺创办于清代道光年间,由陕西华阴商人开设,距今已有一百年多历史。该药铺秉承“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 的许可证经营理念,长期直接赴江西樟树镇进货。主营中药饮片,兼制成药。加工精细,各种工序,从不苟且,以质优品全享有盛誉羊楼洞。


因为青砖茶由良好的药用功效,所以该药铺也多用砖茶入药。民国时期,广济堂被本地彭姓药商收购,更名为彭太和药铺。


届时,这些茶庄、邮局、书院等将开门迎接八方来宾。(廖亮 龚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