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1000千克等于多少斤,1000千克等于多少斤等于多少吨

喜大普奔!


13657亿斤,我国粮食生产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丰收啦!这个十八连丰必须赞!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增长1.9%。


粮食丰收,全局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今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克服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1、多措并举,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295万亩


土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稳政策,增加土地种植面积,为今年粮食增产保驾护航。


在黑龙江鸡西市,全市开展水稻田小池改大池提升行动,鼓励支持农户分级、有序、规范开展“池改”。鸡东县向阳镇古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学臣感慨,“水稻田‘小池改大池’,不光有利于机收,还增加了土地面积120亩,实现增产13万斤,真是立竿见影!”


稳定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就是稳了产量。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王明华介绍,2021年,各地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支持复垦撂荒地,开发冬闲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64亿亩,比上年增加1295万亩,增长0.7%,连续两年实现增长。


看谷物,2021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5.03亿亩,比上年增加3320万亩,增长2.3%。去年以来,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种植效益提高,农民种植玉米意愿增强,全国玉米播种面积达6.50亿亩,比上年增长5.0%。受播期土壤墒情适宜和种植效益趋好等有利因素影响,小麦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283万亩,扭转了面积连续4年下滑的势头。稻谷播种面积4.49亿亩,比上年下降0.5%。


看豆薯,2021年,斤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52亿亩,比上年下降12.7%。其中,由于大豆收益与玉米相比较低,农民种植意愿减弱,大豆播种面积比上年下降14.8%。全国薯类播种面积1.10亿亩,比上年增长1.7%。


2、抢种抢收,粮食总产量增加267亿斤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抗灾夺丰收,确保粮食单产不断提高,见证了今年粮食丰收的不易。


“今年夏种时遇到洪涝灾害,合作社及时补种,粮食生产赶了上来,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河南荥阳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杰说,目前合作社有成员203户,辐射带动了周边5个乡镇60个行政村的1.2万户农民种粮。


洪灾、旱灾、虫情……今年粮食生产的警报一直响个不停。特别是今年9月下旬以来,部分粮食产区遭遇连等于日阴雨天气,给秋收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灾害发生后,农业农村部迅速行动,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深入重灾区,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帮助调剂调集适宜的农机抢排积水、抢收秋粮、抢种小麦。


针对7月份河南特大洪涝灾害,及时下拨2亿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组织植保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统一喷防作业,受灾田块全部开展了一遍施肥打药作业,绝收田块一半进行了改补种,减轻了灾害损失。


虫口夺粮,龙口夺粮,粮食生产闯关1000千克过坎。


王明华说,2021年,虽然河南等地极端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西北陕甘宁局部地区阶段性干旱,秋收时期华北和黄淮海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对部分地区秋粮产生一定影响,但全国主要农区大部分时段光温水匹配良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2021年,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919亿斤和560亿斤,分别比上年增加62亿斤和14亿斤;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多少7亿斤,增长2.0%。


分品种看,稻谷、小麦、玉米、薯类产量均实现增加。2021年,全国谷物产量12655亿斤,比上年增长2.6%。全国豆类产量393亿斤,比上年减少64亿斤,下降14.1%。其中,大豆产量328亿斤,比上年减少64亿斤,下降16.4%。


分地域看,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对增产贡献较大。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7个粮食增产。其中,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合计增产达188亿斤,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70.3%。新疆、安徽、湖南、四川、山东均增产10亿斤以上。受极端强降雨影响,河南灾情严重,减产56亿斤。


3、科技护航,粮食单产增加4.8公斤


粮食一枝花,要靠科技来当家。今年粮食生产产量再创新高,除了种植面积扩大吨,还有赖于单产提高。农业科技为粮食丰收插上了翅膀。


精栽细种,好农机助力高产田。在江苏仪征市新集镇花园村,利用全程无人驾驶农机作业,提高了耕种管收效率,有效降低农药化肥施用量。


“今年水稻长势是六七年来最好的一年,测产下来,每亩不低于1500斤,比以往增产200斤。”花园村水稻种植户金泉说。


今年,江苏落实259万亩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面积超过2300万亩。进粮食稳产增效。


精耕细作,好种子打下好基础。“好种子,带来好收成。我们培育的玉米品种,成了农民致富的好帮手,我们培育的马铃薯品种,成了农民致富的‘金疙瘩’。”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丰谷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保吉栋话语里透着自豪。


近年来,经过合作社的良种繁育和示范推广,翔玉998玉米、林纳燕麦、青薯168马铃薯等新品种在全县实现了推广种植,合作社成员玉米亩产达到1000公斤,小麦亩产达450公斤,马铃薯亩产达4000公斤,油菜亩产达300公斤。


好农艺、好农机、好植保、好种子,有了科技傍身,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抽样调查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8公斤,增长1.2%。


从品种上看,2021年,全国谷物单产42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长0.3%。其中,稻谷单产474公斤/亩,每亩产量增长1.0%;小麦单产387公斤/亩,每亩产量增长1.2%。


丰收基础稳,大国粮仓牢。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说:“今年粮食再获丰收,表明我们扛稳了粮食安全责任,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高云才、陆娅楠、郁静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