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中国信达在香港设立平台公司(信达网站)

6月11日晚间,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信达称“中国信达”)发布的公告显示,中国信达拟出清所持全部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幸福人寿”)股份,共计51.66亿股。


对此,中国信达回复新京报称,转让幸福人寿是围绕“突出主业”在做出的战略选择。实际上,近年来,包括中国信达在内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开始回归主业。中国信达发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占比、资产占比和利润贡献持续上升,分别为41.9%、43.0%和58.5%。


从幸福人寿的表现来看,近年来,其经营状况设立并不乐中国观。幸福人寿的业绩不佳也拖累了中国信达,2018年中国信达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4亿元,同比下滑33.6%。“2018年(中国信达)净利润出现下滑主要受保费收入减少影响,而集团保险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幸福人寿经营。”中国信达表示。


受幸福人寿拖累


中国信达2018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3.6%


6月11日晚间,中国信达发布公告称,将通过省级以上产权交易所对外公开转让本公司所持全部幸福人寿股份,挂牌底价不低于幸福人寿的资产评估备案结果,评估基准日网站为2019年3月31日,全部转让股份面向同一竞买人或联合竞买团一次性转让。


据悉,这一议案目前已获得中国信达董事会的审议通过,董事会认为,上述提呈的新增决议案符合本公司及股东的整体最佳利益。据悉,后续这一议案还将提请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公设立开信息显示,幸福人寿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已经经营十余年的寿险公司,但近年来,其经营状况并平台不乐观。2018年,幸福人寿总规模保费收入达117.52中国亿元,但却巨亏了约68亿元,当时,幸福人寿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解释称:“受2018年资本市场大幅下行影响,幸福人寿的权益类投资出现较大规模的损失,造成公司2018年度较大幅度亏损。”


幸福人寿2018年年报数据显示,去年该公司的投资收益仅有13.12亿元,对比2017年的50.5亿元,同比下降达74%。此外,公司去年的原保费收入仅有91.66亿元,同比下降了50%。


目前中国信达共持有幸福人寿约51.66亿股,股权占比为50.995%,是幸福人寿的第一公司大股东。


幸福人寿业绩不佳也拖累了中国信达。据中国信达2018年年度经营业绩显示,2018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70.3亿元,同比下降10.8%,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4亿元,同比下滑33.6%。“2018年净利润出现下滑主要受保费收入减少影响,而集团保险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幸福人寿经营。”中国信达2018年年度经营业绩显示,幸福人寿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1%至91.2亿元,税后利润则出现37.1亿元的净亏损。


回归主业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利润贡献升至58.5%


中国信达是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控股的国有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前身为1999年4月19日成立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2013年12月12日香港,中国信达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截至2018年末,公司总资产达14957.6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在7.8%。


对于昨日晚间公告拟转让幸福人寿股权的原因,中国信达回复新京报称,此次转让是信达围绕“突出主网站业”做出的战略选择。


据中国信达介绍,幸福人寿是中国信达在2007年平台为了救助问题金融机构,进行问题机构托管过程中组建的,是在商业化转型初期进行综合化、市场化经营的探索和尝试,也曾作为集团资金筹措及风险管理平台,协同香港集团主业发展。


中国信达称,将按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相关规定,本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原则,通过省级产权交易机构挂牌的方式,依法合规公开转让,受让方需符合银保监会对保险公司股东的相关规定要求,并经监管部门最终进行审批后进行转让。


实际上,近年来包括中国信达在内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在经历了迅猛扩信达张后,开始回归主业。


其中,在赖小民落马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公司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对赖小民时代的粗放扩张展开反思,多次公开表示,将聚焦不良资产经营主业。中国华融2018年的年报显示,去年其不良资产业务的占比均有所提高,不良资产收入总额占比、税前利润占比、资产总额占比分别较2017年攀升6.6%、159.2%、0.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