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阳春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阳春三月,湘江两岸柳飘絮,涓水岸边草青青,涟水河畔菜花香……自河长制工作实施以来,湘潭市以河长制带动“河长治”,筑牢了“一江两水”生态屏障,为湘潭人民守护了一软件江碧水,守住了两岸青山,留住了悠悠乡愁,“千里湘江第一湾”美景尽收眼底。


近三年来,湘潭市扎实推进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转变,全市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推进河长制工作中,湘潭市开拓创新,在全省率先探索了“河长 河长助手 民间河长 河道警长”的“3 ”管理体系,在全省率先开发了“电子水系图”和“河长制信息系统”,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河长制培训中心,河长制工作交出了一份“三个全省率先”的满意答卷。


2019年,湘潭市河长制考核名列全省第一。近日,水利部研究提出了2019年河长制湖长制拟激励市县名单,湘潭榜上有名。


全民治水破困局


湘潭市共有222条河流、381座水库、493条渠道、13个公园湖泊、13万余口山塘。如何守住这幅绿水青山图?湘潭市河长制给出的答案是——树立“一盘棋”理念,激发全民护水热情。


在体系设计上,湘潭市积极探索全民治水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河长 河长助手 民间河长 河道警长”的“3 ”管理体系。由各级党政领导担任河长,市、县(市、区)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担任河长助手,环保志愿者及社会公众人士担任民间河长,辖区派出所所长、教导员或干警担任河道警长。同时,出台《“民间河长”管理办法》《“民间河长”工作制度》等文件,构建起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官民同治、警刑衔接”的河长制工作网络。


各级河长作为河流的总指挥长,按照要求定期开展巡河,做到“守河有责、治河尽责”。河长助手是河流顽疾和河流问题整改的具体落实者,按各自职责协调配合治河护河。民间河长作为河长的“眼睛”,是河长的补充,忠实履行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清洁员的职责,及时发现问题、报告问题。河道警长是护河执法的重要保障,除积极参加属地人民政府及河长办组织的集中统一行动,依法办理涉河、涉湖治安类违法案件外,还及时受理涉河、涉湖治安问题的报警求助,及时依法办理由其他行政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及时收集、掌握涉河、涉湖维稳登记工作信息并上报。


河长、河长助手、民间河长、河道警长“四长”治河,责任明确、互辅互助,形成合力,更好推进河长制联合管护、联合治理、联合执法,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在水系覆盖上,湘潭市实行河流、湖泊、水库、渠道、山塘水系管护治理全覆盖,既管治水域的“大动脉”,也管“毛细血管”,把治河护河落实到源头、落实到细处。河有“长”,库、渠、湖、塘也有人“撑腰”,河长、湖长、水库长、渠长、塘长,不论“帽子”大小,都有义务种好“责任田”,这种全民共治的治水模式真正破解了“九龙治水”的困局。


“智慧治水”提效率


目前,由市水利局开发的“河长制空间信息系统著作权”收到由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这是湘潭市在推进“智慧治水”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


2019年,湘潭市着计算机力开发“电子水系图”和“河长制信息系统”,将全市河湖状况基本信息、河长制工作信息、水利设施基本信息纳入“电子水系图”,实施智慧化精准管理。同时,依托“电子水系图”开发利用“河长制信息系统”,实现河长制工作挂图作战,做到河湖问题早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早处置,实现智能巡河、智能管水、智能治水。


“河长制空间信息系统”基于基础地理空间数据,采用互联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为全市河长制工作建立统一的数据基础、业务系统、技术标准。调查人员可利用移动业务系统实现河长制专题要素电子化、智能化调查,河长制管理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河长制信息的动态查询和实时统计分析,实现河长制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管理阳春。


除了电子水系图和河长制信息系统,早在2017年,湘潭市就在全省首创了微信巡查举报平台,采取“微信小程序”方式进行巡查举报。河湖巡查举报平台实行集中受理、闭环运行、销账管理,举报信息以短信形式著作权告知各河段河长及河长助手,各级河长收到举报信息后5至10个工作日内解决问题或拿出解决方案,实现问题信息化传输、快捷化处理。


重拳治水建奇功


猛药去疴,重典治乱。


近年来,湘潭市以改善水质为着力点,打出了“清四乱”、黑臭水体治理、采砂整治等一系列“组合拳”,全面整治了多年来积重难返的突出问题,全市河湖面貌明显改善、河湖水质稳定提升。


湘乡水府庙水库素有“天下水府,人间瑶池”的软件美誉,但长期以来,水府庙库区“四乱”问题严重,屡禁不止,尤以非法采砂和围库为甚。为此,湘乡市全面开展了河库清障行动,多部门铁腕执法,重拳出击,产生了极强证书的震慑效果。如今,水府庙水库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质常年稳定在阳春Ⅲ至Ⅱ类,先后发现了娃娃证书鱼、桃花水母等珍稀水生物,是白鹭的常年栖息之地计算机。


与此同时,打好水质保护与提升攻坚战。湘潭坚持扭住涟水河入河口水质未达标这一制约河长制工作的瓶颈问题,全面开展涟水河专项整治,加快涟水河沿线乡镇登记污水处理厂建设、乡村黑臭水体治理,采取“退一批、改一批、关一批”的方法,铁腕治理涟水河沿线畜禽养殖污染。2019年,湘潭市地表水10个考核断面(2个国控断面、8个省控断面登记证)累计均值全部达到Ⅱ类水质,涟水入河口、青年水库、立山村断面水质由Ⅲ类好转为Ⅱ类,所有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如今,湘潭非法采砂全部取缔到位,“三船”隐患清零,禁养区499家养殖场退出,“一江两水”生态屏障步步筑牢;24条黑臭水体或有了定制的治理方案,或已实现水质根本好转,或正在蝶变中,新建城市河湖公园6个;4.3万口网箱被拆除、369个拦库退出,鹭类增加到1万多只,水府庙水库开始恢复秀美容颜……如今,一幅“伟人故里、大美湘潭”的山水画卷正登记证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