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营业执照(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图片)

24岁的吕晴原本想考个证书缓解职场焦虑,没想到走上了一条曲折的维权路。


“问题是,这些证书都不被人社部门认可。”吕晴说。她的经历不是个案。


据思诚鑫合公司的学员介绍,所谓“推荐出租证书躺赚”,指有限公司通过该公司营业执照拿到证书后有限公司,由该公司推荐挂靠到企业或机构,学员从中获取费用。


事实上,证书出租挂靠行为早就被法律法规严格禁止,近年来有关部门正持续清理打击“挂证”乱象。


学员们拿到的国培网证书效力如何?最近,国培网发布公告:接到投诉和举报称,有机咨询构以该网名义进行虚假、夸大宣传等行为,称培训证书为“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等级证书”,并承诺学员“包过”“包就业”“挂靠”“有补贴”等,“极大地误导了学员,严重损害了学员权益”。


公告同时称,国培网颁发的培训证书属于运营方——国培网(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行为;证书仅作为培训经历证明,不具备评价功能。


到手的证书“鱼目混珠”


健康管理师报考服务是思诚鑫合公司主要业务之一。记者发现,涉及该公司的投诉也多与之相关。


吕晴在上海从事人力资源工作。2020年,她想报考人力资源师,上网查询到这家公司,随后双方一直保持联系。


去年5月,思诚鑫合公司工作人员向她推荐了健康管理师考试,称该行业收入高,通过该公司报考“包过”,可拿到“人社部颁发的证书”,并能到人社图片部门领取2000元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吕晴交了2000元报考费、3000元“保过班”教育信息费用,拿到相关资料,参加了考试。去年12月初,她收到一本健康管理师岗位技能培训证书,显示由“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等颁发。


吕晴向人社部门咨询后了解到,申领职业技能提升补贴须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证书信息需能在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技能人才评价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查询。


她发现,手中证书名称不符,无法在上述系统查询,仅能在颁发机构国培网查询。这意味着无法申领补贴。


不过,深圳学员季欣交了6180元,通过该公司报考健康管理师,考试后收到的证书可在人社部系统查询。


吕晴就此向该公司提出质疑,对方声称,她的证书是“走绿色通道下来的,无法领补贴”,领补贴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公司收到后就发放”。


深圳另一名学员田雪交了4900元,报考了健康管理师,一直没能参加考试。该公司原本承诺:她将拿到“具有健康处方权、可直接持证上岗、能教育咨询到人社部门领补贴”的证书,以及“出租证书年入咨询3.5万元”的机会。最终,她收到的却是国培网的岗位技能培训证书,与吕晴的一样。田雪和吕晴认为,这相当于“挂羊头卖狗肉”。


记者注意到,思诚鑫合公司与学员签署了培训服务协议,提供了网络课程、学习资料、考试指导服务教育信息,称“确保学员在合同期内顺利取得证书”,但未标明证书种类。


出租证书能“躺赚”?


季欣拿到了人社部门认可的证书,但她“开心不起来”。


“我原本只想考健康管理师,但与思诚鑫合公司接触期间,对方还推荐了兼职机会以及对应的其他两本证书。结果收到的不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季欣说。


记者调查了解到,思诚鑫合公司学员中,像季欣这样原本只想考一本证书、却被推荐再报考多本证书的不在少数。该公司的说法为:证书多多益善,通过该公司报考一些工种,“免考”就能拿证。随后通过将证书出租可获取高收益。该公司还多次展示“已拿证的学员出租证书收到数万乃至数十万元打款”等的截图。


季欣回忆,当时,思诚鑫合公司称上海一月子中心需要持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三证”人员15人,出租证书给该中心“年入10万元以上”。季欣已报考健康管理师,只需再报考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免考拿证”。心动的季欣另交了5000元报考。


几个月后,她收到的是两本国培网岗位技能培训证书。截至今天,“出租证书躺赚”的承诺并未兑现。


相比季欣,吕晴一度觉得自己“更倒霉”,她通过该公司拿到5本证书,全是国培网颁发的证书。


经过数次“讨说法”,3月16日,她接到该公司通知称,即将给她补发健康管理师职业技教育咨询能等级证书。但她同样“开心不起来”,其他4本仍是国培网的。思诚鑫合公司曾承诺这些证书是“国家颁发的、用处很大”,3个月内可到推荐的岗位出租证书、年入8万元以上。然而至今,她也没能等来这样的“躺赚”机会。


人社部将专项治理“山寨证书”


思诚鑫合公司成立于2019年9月,经营地址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2月下旬,记者来到该公司,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在此办公。记者以学员身份咨询报考业务,提出查看营业执照与办学许可证。对方称只有营业执照,“不需要办学许可证”。


记者来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正规职业培训机构名称应包含“学校”,必须办理办学许可证。思诚鑫合公司没办办学许可证,属于市场主体,“卖给学员的课件只能定义为售卖商品,由市场监管部门监管”。


在该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此前已接到多起关于该公司的投诉,该局第一市场监管所已介入协调退费事宜。“但此事主管部门是人社局,也可图片以打市长热线或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热线”。


据思诚鑫合公司的学员介绍,他们要求退款,该公司表示只能退费20%~80%。这让许营业执照多学员无法接受。有学员曾向公安机关报案,但没有立案。


吕晴曾通过信访部门投诉该公司“虚假宣传、骗取钱财”,被转交至该区市场监管局办理。该局回复称,经查,该公司办理营业执照,未办办学许可证,其经营的是教育培训,行业主管部门是教育局。校外培训机构必须经审批取得办学许可证后,登记取得营业执照才能开展培训,“经调查,商家愿退款5386元,双方协商不成,建议走司法程序”。


3月16日,人社部发布《关于开展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人社部门要联合编办、网信、工信、公安、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全面核查:是否使用“包过”等字样进行培训评价发证活动宣传;故意混淆概念误导社会进行炒作、涉嫌欺骗欺诈;无办学许可证开展培训;非法颁发或伪造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培训(评价)或培训(评价)走过场直接发证等情况。人社部将建立“黑名单”制度,对技术技能类培训评价发证活动进行常态化管理。


国培网于3月1日发布公告称,根据有关部门要求,国培网(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1月30日起,对涉及申领培训证书的培训项目“全部暂停招生”,请广大学员“认真甄别,谨防上当”。


(应受访者要求,吕晴、田雪、季欣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