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中国古代武汉城市名称(武汉的古代名称是什么)

历史惊人地巧合,在1950年8月“黄石市”建设之前的1700多年前,历史上本地有个以“黄石”命名的黄石城。


建立黄石城的黄祖。资料图


古代建城条件的首选,是地理位置的“择中观”。商代已有“中央”概念。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了《禹贡》中的“五服”制度、《周礼》中的“九服”制度等。“城”是什么建在西塞山,中国而“西塞陌中央”的区域地理中心,充分反映了“择中观”的影响,并与“五服”或“九服”制度相吻合。这是其一。


其二,度地卜食,体国经野。《礼记王制》说“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在《周礼》中,“以土地相宅,而建国都鄙”,更系统化为“体国经中国野”的一系列制度。与西塞山相连的道士洑,土地肥饶、宽广,为其建城提供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其三,国必依山川。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选择聚落基址,几乎一致为依山傍水之势。《诗经》《城市管子》《左传》等都充分阐释了古人筑城选址的思想。这些理念,在西塞山建“城”所凭依古代的山川格局及环境质量,得到充分彰显,勿须赘述。


其四,设险防卫。“国有宝有器有用,城廓险阻,蓄藏宝也。”古的代典籍论及此道不少。是什么在西塞山建“城”,依托山和江的天然屏障合护,而成金汤之固,实属形胜,更利于设险防卫,这也是这古城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嗣后其为军事要塞,盖亦如此。


其五,水陆交通要冲。西塞山建“城”,独占长江、陆地交通要冲,作为古城长期生存名称发展基本原因之一,是武汉不言而喻的。


对照中国古代城选址条件,在西塞山建“城”,哪一点理由都不欠缺。


不过,十分遗憾的是,西塞山曾作为千年军事要塞,古老的“黄石城”在此就成为战火中瓦砾;后又因拓宽古代城市、加高、取直防洪江堤,将“黄石城”遗址深埋在泥土中。如今的,我们只能在西塞山东麓今道士洑与石油站连接处,指出“黄石城”故址大致的位置。


“黄石城”消失了,但承接其衣钵武汉的道名称士洑还在,支撑其精神支柱的西塞山还在。古迹不存,山水依然,精魂永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