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丹阳保洁公司注册(丹东家政保洁哪家好)

活动现场


填表报名


月嫂最抢手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很多农村妇女陆续进城,一方面她们想让孩子接受正规的教育,另一方面自己也想找一份工作补贴家用。两年前从武川县农村进城的王丽就是这样,一开始,她跟着别人干一些擦玻璃、打扫家等家政工作,有时还去发传单,收入少,工作不稳定。2014年春季,经人介绍,王丽接受了正规的月嫂培训,加上自己勤劳肯干,培训完一个月就找到了工作。“去年马宝宝多,月嫂的活儿供不应求,第一个月我就挣了4000元。有了这份技能,我才真正为自己的打工方向定了位,现在我根本不愁工作了。”王丽说。现在,像王丽这种情况的人不在少数。


3月10日,在活动现场,记者粗略地数了一下,在报名的30多人中,有一半是进城务工妇女,她们急于想学一项技能,实现就业。


“家政服务包括好多项目,有保洁、陪护、厨嫂、月嫂等,其中,月嫂最抢手,而且工资也最高,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去年全年月嫂的业务占到全公司业务量的六成以上。”呼和浩特市仁和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教务主任李敏说,不过,月嫂工资虽然很高,但也比较辛苦。如今从事月嫂行业的年龄层在45~55岁之间,这个行业更需要年轻化的队伍。


据了解,月嫂上岗前需要接受大量的专业培训,包括基础护理、疾病预防、催乳手法、早教方案、月子营养餐等专业培训,并且还要获得国家承认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尤其是持有高级孕婴证和老年护理证的人员在家政市场上十分吃香。


据了解,为引导全社会尊重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构建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成才通道,今年自治区妇联拟联合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商务厅等相关部门,适时举办家政服务技能大赛,宣传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社会贡献。


思想观念需转变


3月10日一早,许多前来询问就业培训的人已经围满了咨询台。人群中,来自乌兰察布市的两名妇女郭秀兰和李培花一起领了资料,不时地向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咨询,之后,两人开始悄悄交谈。


经过交流,记者了解了这两名进城务工妇女的真实想法。李培花今年51岁,来呼和浩特市4年多了,她之前一直在老家乌兰察布市,对家政服务工作并不了解,并不确定自己能从事哪一行,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过来咨询一下。她听说现在月嫂一个月的收入有五六千元,她觉得这个工作挺挣钱,想再进一步了解一下。郭秀兰今年50岁,丈夫去世4年了,还有一个小女儿在上大学,目前,家里全部支出都靠大女儿一个人打工挣钱。她之前一直没有工作,这次出来也是想看看能否有半天班儿的合适工作,一个月能有2000元的收入就可以了。


听了多家家政服务公司的管理、工作人员之间的交谈后,两人刚才还跃跃欲试的想法又退缩了。原因是,家政服务公司工作人员在闲聊时说,优秀的月嫂和照看小孩的保姆工作,月工资最多可达8000多元,但是这样的工作,在工作时间、如何护理、餐饮搭配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一般的服务人员思想比较僵化,就按照自己的套路来,雇主肯定不认可。这也是专业和普通服务人员的最大区别。


“我都50岁了,就想找个半天班上上就行。照顾小孩的活儿辛苦不说,更主要的是大人太难伺候,啥都要按照人家的要求来,规矩太多。”郭秀兰说。李培花则说:“我找打扫卫生的活儿就可以了,太难的咱们伺候不了。”最终,在工作人员的鼓励下,两人才报了名,打算参加培训。


据了解,同李培花、郭秀兰有一样想法的务工妇女还有很多。目前,许多像她们这样有求职欲望的务工人员与家政服务公司、社区等机构都有联系,有合适的岗位时,就会有被推荐的机会。然而,她们自身对家政服务行业并不了解,又缺乏专业的技能,工作的稳定性不会太好,既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又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


打铁还需自身硬


看到本报刊发的为进城务工人员和失业人员提供免费送技能的报道后,今年50岁的郭所婵第一个打来电话报名参加培训活动。


郭所婵对记者说,她一直没有工作,这些年,她一直在家照顾年迈的婆婆。今年,婆婆去世了,她希望出来找个家政方面的工作。照顾老人的几年中,她有很多老年病人护理方面的心得体会,深知照顾老人的不容易。她一直想学习一些技能,提高一下自身,以便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老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咱一没有知识,二没有技能,凭啥一个月挣那么多钱。我对月嫂有些了解,但是听说好的月嫂要求非常高,我来这儿就是想经过学习,进入这个行业。”郭所婵说。


自治区家政服务指导中心主任莎娜说:“去年我们以实现妇女在家政服务领域创业就业为目标,以‘巾帼家政服务工程’为载体,全区巾帼家政企业及培训机构共举办各类家政培训班604期,培训家政从业人员21927人,就业人数达到17322人,就业率突破79%。”


仕奇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佳颖说:“我们辖区有5000多人,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都是没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岗前培训非常必要,这次的机会也非常珍贵。我们为了帮助他们,尤其针对一些妇女,我们和家政公司等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联系,为她们提供服务点,就是希望建立一个畅通的供需平台。”


一次家政培训成就一份事业


“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呼和浩特市妇联举办的一次免费家政培训,了解了家政市场,看到了现代家务劳动社会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感觉家政服务这一行业前景不错。培训结束后,就决心从事家政行业,东拼西凑了5万多元,注册成立了公司。”报名现场,一直面带微笑的呼和浩特市丹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经理高丽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位80后的大学生,通过几年的辛苦经营,现在拥有了固定员工、固定办公场地。先后安置了近500人就业,为上万户家庭提供过服务。她创立的公司先后被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自治区妇联评为“促进就业示范企业”、被自治区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被呼和浩特市妇联评为“呼和浩特市巾帼家政服务工程示范单位”。


高丽1985年出生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2000年,父母为了让她有个更好的求学条件,举家搬迁到呼和浩特市,2005年就读于中央广播电视学院,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在上学期间就利用业余时间一直做兼职,卖过电子产品、电话卡,也做过促销员。2007年毕业后,就一心想创业,但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没有付诸行动。之后两年的时间里,她从事过药店文员、会议接待、影像后期制作和销售工作,这些工作给她创业做了很好的铺垫。2009年,参加呼和浩特市妇联举办的一次免费家政培训后,她就决心从事家政行业。公司实行员工制经营模式,和多数家政机构有所区别,所有员工按月拿工资,外加奖金。不管员工有没有活儿,都得发工资,这给高丽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由于没有钱去做广告宣传,他们就全员出动去各个小区里发宣传单。


符合条件免费培训


“在报名中,我们也发现有的人根本不是想从事家政服务工作,而是退休了想照顾自己的小孙子,想免费学技能,这样的人不在我们的培训范围之内。我们免费培训的是真正想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妇女……”自治区妇联副主席张淑华认真地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