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对公开户要银行卡吗(银行卡开户是对公还是对私)

企业发生的对公业务不走公账的目的就是为了少缴税。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无论是收到的销货款,还是支付的成本费用都需要在企业的对公账户上进行收支等会计核算,而企业收到的销货款不入账,其目的就是少确认收入,进而实现不缴纳或少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目的,但这种行为是偷税行为,是违法行为。



有这样一家企业,给员工发工资时,是用对公对私两个账户支付的,即工资低于5000元的部分,用对公账户支付;而员工工资超过5000元支付的部分,用私人账户或现金支付。另外,企业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基数为对公账户支付的工资,私账支付的工资并没有作为计提和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的基数。有员工提出离职时,要求企业补缴社会保险和公积金,企业不同意,离职员工到仲裁机构申请维权。


这位员工维权成功,但企业的麻烦却来了。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重新评估,发现企业存在没有确认的收入,进而要求企业补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部分)等相关的税费,同时补缴滞纳金和罚款,并对相关的责任人给予的相应的处罚。


现实中,企业给员工发工资不走公司账户的情况是存在的,但这种情况对企业来讲的风险非常大。毕竟企业很难解释,给员工用私人账户发放工资的钱是从哪里来的,顺着这条线查下去,就会发现企业存在收到现金或收入不入账的情况。因为,企业老板或股东不可能用自己的资金来给员工发工资,那么,查出企业有收入不入账的行为就很容易,进而会涉及企业少缴纳社保、公积金、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及相关税费的行为,当然还有没有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义务。



企业发生的收支业务不走公账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少缴纳增值税等各类税金。这种简单粗暴的偷税行为,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知道,即将上线实施的金税四期,其税收征管的监管功能越来越强大,未来的税收监管,不再是以票控税,而是以数控税,通过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各种数据的分析,就可以发现企业在税收方面是否存在偷漏税的行为。


企业规范核算和经营是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问题,包括有些不符合税法规定的税收筹划,对企业来讲都是风险,比如,税收洼地,以及各地税收机关正在逐步取消的核定征收等。另外,企业应避免经济业务发生的现金收支行为通过私人账户结算,客户不要发票、企业不开具发票不等于不需要确认增值税收入和企业所得税收入,在未来的税收监管的环境下,企业的涉税行为应是规范的。



总之,企业发生的对公业务不走对公账户的目的,是不交税或少缴税。也就是有的企业试图通过不入公司账的方式,少做或不做收入,且相关的付款和结算业务也完全通过私人账户进行结算,是违法行为。不得不说,企业的这种处理方式,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具体的经办人员其风险真的很大。


2022年1月15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