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洋河中国银行开户行信息(河津市中国银行开户行地址)


此前,洋河股份表示公司将进行主动调整,预计将于2020年上半年业绩出现改善,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显然打乱了洋河股份的计划。


营收净利双降 委托理财存风险


从上半年业绩来看,这是洋河股份自2014年以来业绩增幅最慢的一次。报告期内,洋河股份营收录得134.29亿,同比下降16.06%;净利润为54.01亿,同比降低3.2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暴跌,降至-27.33亿元,同比下降435.89%


2019年洋河股份实现营收231.1亿,同比下降4.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42亿,同比下降9.53%。事实上,从2019年第三季度起,洋河股份的营收及净利已经连续4个季度负增长了。


同时,在2019年洋河股份的委托理财金额达185.04亿,主要有银行理财产品、信托理财产品、券商理财产品和其他,其中信托理财产品比例最大,高达56%。2019年洋河股份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比期初增长61.67%,主要就是因为本期购买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信托理财增加所致。


洋河股份的委托理财主要有银行理财产品、信托理财产品、券商理财产品和其他,合计185.04亿元,其中信托理财产品比例最大,高达56%。此前,洋河股份也曾大笔购入理财产品,还曾被业界称其不务正业,提出质疑。


在2017年,洋河股份共进行委托理财155.11亿元,当年其通过购买理财产品产生的投资收益有5.17亿元,占公司投资收益的82.85%。


不过,今年的行情有些不同。今年以来,信托行业暴雷不断,洋河股份如此大手笔的投资信托行业,难免让外界担心这些投资的风险性。如果这些项目不幸踩雷,那么对于洋河股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调整渠道阵痛明显 洋河或需更多时间


2019年5月,一直稳居行业第三的洋河股份开始主动管理渠道库存,谨慎协调短期高增长和长期良性发展的平衡。洋河股份的管理层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曾透露,公司主动调整从2019年5月底开始,希望到2020年上半年有较好的改善,但新冠疫情的突然出现显然打乱了洋河股份之前的节奏。


主动调整的影响也可以从上述业绩中窥见,洋河股份业绩在白酒行业18家上市公司中,无论是营收或是净利的增幅,洋河股份均处于末位。


渠道调整的影响有多大?江苏作为洋河股份的核心大本营,当地渠道实力极强,长期来看,江苏地区为洋河股份贡献了超过一半营收和利润。2017-2018年,洋河江苏省内市场营收增速仅从12.45%升至15.95%,2019年上半年甚至开始下滑。


在2013年洋河股份率先采取了“深度分销”模式,深度分销模式就是对经销商进行精细化管理,大规模布局网点,利用大量地推人员直接控制市场。由于该模式可以快速切入市场,且具有复制性强、门槛低等特点。这也使得洋河股份的业绩一度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深度分销模式的特点是厂家的高风险、高收益;经销商则是低风险、低收益,此前白酒市场发展受挫,这种模式对经销商来说是个十分利好的选择,洋河股份的业绩自然一路走高。但2016年,白酒市场开始复苏,坐拥更多B端资源的经销商迎来利好;由于洋河股份的销售网点过于密集,且无法保证经销商利润总额,于是便走上了下坡路。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在快速发展阶段,该模式渠道库存积压的风险就暴露过,一旦终端价格下行,市场出现利润高的产品,经销商推洋河股份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渠道抛售洋河股份的库存,价格继续下行,于是形成恶性循环。


于是就有了2019年洋河股份的主动调整渠道,调整的阵痛十分明显,但对于洋河股份来说不改不行。从调整策略看,洋河股份想打造“一商为主,多商配称”的经销体系,也就是向大商制靠拢。


所谓一商为主,多商配称主要指的是,公司针对区域市场的经销商结构和盈利模式的的调整。一个市场必须有一个主商,保障公司产品在当地市场的主导地位,承担市场秩序和价格稳定维护职责;多商配称主要指的是多个优质的团购商和特殊渠道商。公司针对不同类型经销商设置不同的盈利模式,主商靠规模盈利,实现规模经济性;多商靠高毛利新品盈利,形成集成和板块效应。


但想要转型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洋河股份的调整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