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豆粕2001和2005(豆粕2001和豆粕2005区别)

截至本周初,国内沿海地区油厂豆粕报价:辽宁大连3040元/吨,天津2990元/吨,山东2970元/吨,江苏2940元/吨,广东2900元/吨,平均报价2968元/吨,比12月初下跌50元/吨,跌幅1.6%。豆粕价格下跌主要是由于进口大豆远期成本阶梯式降低,我国排除进口美国大豆301反制性关税。


由于近期开机率恢复缓慢,豆粕提货速度略缓,库存降至近几年低位,市场看好未来豆粕热情高涨,但期货继续阴跌不止,导致多空分歧加大,豆粕价格或以时间换取下跌空间。


排除反制关税进 口成本降低


3个月的统计数据显示,11月船期、12月进口的巴西大豆到港成本均值为3402元/吨,比10月份进口巴西大豆到港成本均值下跌29元/吨,跌幅0.8%。截至上周五统计,12月船期、明年1月进口的巴西大豆到港成本均值3334元/吨,比12月份进口大豆均值下跌68元/吨,跌幅1.9%;明年1月船期、2月进口的巴西大豆到港成本均值3320元/吨,明年2月船期、3月进口的巴西大豆到港成本均值3150元/吨。而进口美国大豆11月船期、12月进口的美国大豆到港成本均值3222元/吨,进口大豆成本呈阶梯式降低。


豆油涨豆粕跌 油粕比值扩大


按照12月份进口巴西大豆到港成本均值3402元/吨,对应12月6日大连期货2001合约收盘价豆粕2811元/吨、豆油6320元/吨计算,压榨亏损29.7元/吨。压榨利润从10月21日的阶段性高点158.3元/吨震荡跌至上周五的-29.7元/吨,下跌188元/吨,跌幅118%。同期,豆粕2001合约收盘价下跌267元/吨,跌幅8.6%;豆油上涨246元/吨,涨幅4.1%。


按照12月份进口巴西大豆到港成本均值3402元/吨,对应长春地区12月6日现货豆粕3060元/吨、豆油6590元/吨计算,长春地区压榨利润为-13.1元/吨。而华东沿海地区压榨利润为21.4元/吨,华北地区压榨利润为51元/吨。长春地区压榨利润从10月21日的阶段性高点170.6元/吨震荡下跌至上周五的-13.1元/吨,下跌193.7元/吨,跌幅101%。同期,东北地区豆粕下跌310元/吨,跌幅10%;而豆油上涨460元/吨,涨幅7.5%。华北豆粕下跌260元/吨,华东下跌130元/吨。豆油上涨、豆粕下跌,油粕比值继续扩大。


基差持续缩小 周期尚未结束


现期基差以某油厂豆粕现货减去期货2005合约为例,从10月21日的基差高点425元/吨下跌至上周五的311元/吨,下跌114元/吨,跌幅24%;期货豆粕2005合约下跌196元/吨,跌幅6.7%。东北地区现货豆粕下跌310元/吨,跌幅10%。现货跌幅明显大于期货,基差继续缩小。同期贸易商豆粕报价东北下跌270元/吨,华北下跌260元/吨,华东下跌190元/吨。贸易商报价跌幅明显小于工厂报价,说明短期现货十分紧张。


东北某油厂销售基差区间震荡,底部豆粕主力期货合约加50元/吨,顶部加310元/吨。两个底部周期是10个月左右(2018年6月11日和2019年4月15日,基差低点豆粕主力期货合约加50元/吨左右),从10月21日高点300元/吨下跌至上周五的250元/吨,下跌50元/吨,跌幅16.6%;东北地区豆粕现货下跌310元/吨,跌幅10%。


从压榨利润看,进口南美大豆成本均值,对应豆油、豆粕盘面2001合约压榨亏损29.7元/吨,对应东北长春地区现货豆粕、豆油压榨亏损13.1元/吨,华北盈利21.4元/吨,华东盈利51元/吨。在现货跌跌不休的情况下,只能依赖进口大豆成本降低来减少亏损或者恢复压榨利润。


对美301反制性关税排除措施等利空豆粕,进口美豆平均成本比进口南美豆陡然降低180元/吨,现货和期货压榨盈利均不错。目前长春地区基差豆粕2001合约加250元/吨。12月10日左右,换月到豆粕2005合约上,按上周五收盘价格加310元/吨,现货价格高于期货310元/吨,同比降低90元/吨。


如此,只能依靠期货2005合约长时间底部震荡,现货缓慢下跌。随着时间延续,低成本大豆陆续到港,基差逐步缩小到2005合约加50元/吨附近,才能进入基差扩大周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