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2017年胖熊新微博(胖熊剪辑)


图源:名创优品官网


都说股价是业绩的晴雨表,业绩是股价的支撑,我们不妨从财报中寻找蛛丝马迹。


分析原因,一方面,名创优品绝大部分收入来源的国内业务渐渐露出疲态。环比看,三季度公司国内收入较二季度增长了4.1%,而此前二季度较一季度的17.78亿元增长9.67%;同比看,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名创优品的国内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4.8%、43%、18%。


以泡泡玛特为参照物概览,这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蓝海消费市场,也是资本市场追逐的“风口”。


泡泡玛特在2017年-2020年的短短四年间,营收从1.59亿元增长至25.32亿元,净利润从0.02亿元增长至5.24亿元;2020年底上市首日,泡泡玛特市值逼近千亿港元,市盈率高达约180倍,今年市值最高超过1500亿港元。


推人及己,从中我们不难洞悉名创优品的野望,构筑公司的第二条成长曲线,并搭上潮玩概念在资本市场捞个好价格。


而在行业高速增长期进入,留给名创优品发挥的机会和空间无疑是可观的,但相比头部大咖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的先发优势差了点,加上最近正在冲击资本市场的KK集团,这已经是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赛道。


特别要指出的是,名创优品在IP开发及运营能力上还处在早期的打磨提升中,除了“草莓熊”,公司此前推出过和漫威、冰雪奇缘、迪士尼公主、米老鼠、花木兰等大热IP跨界合作的多个系列产品,都没有打响。


相比之下,泡泡玛特2020年营收中,自主IP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4.3%至21.362亿元,占比85%。


站在资本市场的视角,名创优品靠开店和售卖低成本日用杂活支撑的“小买卖”,只是一种廉价的赚钱模式,稳重却不够性感;需要时买,不需要时就不买,缺少了给用户创造惊喜和共情的体验感,也难以形成持续消费动力,显然不是资本喜欢的样子。


所以说,名创优品选择潮玩这条道路没有错,但只有一个“草莓熊”还远远不够,绝对值太小。


回到估值,在这一波下跌潮中,名创优品的股价已经跌破当初16.45美元/股的发行价,市盈率也摔至谷底。


买还是不买?节点财经还是坚持之前的判断,投资不是只看估值,只有便宜一个特点那叫价值陷阱,必须要等到拐点出现,比如用户或收入增长加速,某一业务止跌后迎来利润修复,亦或者某一业务占比明显扩大,才会有真正“吃肉”的机会降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