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接骨木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接骨木园林应用)




一、典籍摘要


1.《本草蒙筌》:“接骨木味甘、苦,气平。有小毒。专续筋接骨,易起死回生。折伤频渍酒吞,风痒堪作汤浴。”


2.《本草新编》:“接骨木味苦、辛,气平,有小毒,入骨节,专续筋接骨,易起死回生。折伤吞酒,风痒汤浴。只用之以接续骨节,产前、产后皆不用。存之以备折伤之需。生接骨木独用之,接骨固奇。然用之生血、活血药中,其接骨尤奇。”


3.《本经逢原》:“接骨木甘苦平无毒。此木专主折伤续筋骨,除风痹,龋齿,可作浴汤。根皮主痰饮水气痰疟,打伤瘀血,一切血不行,并煮汁服之,不可多服,以气腥伤伐胃气也。”


4.《新修本草》:“接骨木味甘、苦,平,无毒。主折伤,续筋骨,除风痒龋齿。可为浴汤。”


5.《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接骨木味甘苦,平,无毒。主折伤,续筋骨,除风痒,龋齿,可作浴汤。”


6.陈藏器:“主痰饮,下水肿及痰疟。煮服之,当痢下及吐;不可多服。叶∶主疟。小儿服三叶,大服七叶,并生捣绞汁服,得吐为度。”


7.《产书》:“治产后心闷,手脚烦热,气力欲绝,血晕连心,头硬及寒热不禁。”


8.《证类本草》:“接骨木味甘、苦,平,无毒。主折伤,续筋骨,除风痒,龋齿,可作浴汤。”


9.《千金翼方》:“接骨木味甘苦,平,无毒。主折伤,续筋骨,除风痒龋齿。可作浴汤。”


10.《冯氏锦囊秘录》:“接骨木专续筋接骨,易起死回生,折伤频渍酒吞;风痒堪作汤浴,任煮二次,功力一般,产后诸血疾亦驱,女科方药中屡用。叶主疟,惟得吐,寒热竟除,生捣汁饮,大人七叶,小儿三叶。根皮收采亦堪煎服,痰疟痰饮吐去,水胀水肿利消,见效即停,切勿终剂。又种折伤木,主折伤筋骨殊功,散产伤血痢立效。酒水煎饮,并与前同。”


11.《本草纲目》:“治打伤瘀血,及产妇恶血,一切血不行,或行不止,并煮汁服,以味甘养血,续绝之中复有苦泄,下行之义耳。”


12.《全国中草药汇编》:“接骨木甘、苦,平。归肝经。接骨续筋,活血止痛,祛风利湿。用于骨折,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大骨节病,急、慢性肾炎;外用治创伤出血。”


13.《中药大辞典》:“接骨木甘苦,平。祛风,利湿,活血,止痛。治风湿筋骨疼痛,腰痛,水肿,风痒,瘾疹,产后血晕,跌打肿痛,骨折,创伤出血。”


14.《唐本草》:“甘苦,平,无毒主折伤,续筋骨,除风痒、龋齿。可为浴汤。”



15.《采药书》:“行血败毒,洗一切疮疥、鬼箭风。”


16.《百草镜》:“治跌扑痈肿。”


17.《现代实用中药》:“苦,寒。为镇痛药。治手足偏风及风湿腰痛,骨间诸痛,四肢寒痛,脚肿。又跌伤骨痛、风疹、汗疹等为浴汤料。”


18.《本草新编》:“接骨木,入骨节,专续筋接骨,折伤酒吞,风痒汤浴。独用之以接续骨节固奇,然用之生血活血药中,其接骨尤奇,但宜生用为佳。至干木用之,其力减半,炒用又减半也。”


19.《中华本草》:“接骨木味甘;苦;性平.归肝经.祛风利湿;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痛风;大骨节病;急慢性肾炎;风疹;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外伤出血。”


二、现代研究


1.化学成份:接骨木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三萜、木质素、酚酸、多糖、甾醇、氰苷、微量元素等。其中,黄酮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西洋接骨木含接骨木花色素苷,花色素葡萄糖苷,还含氢基酸,莫罗忍冬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