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1997年农历正月初七(1997年农历正月初七是什么星座)


志愿者们在地里收菜。 本文图片 资料图


编外雷锋团向武汉捐赠的菜发车。


志愿者们把菜送到贫困户家中。


在“雷锋城”,传承“雷锋精神”


“雷锋影响了我的一生。”邓州“编外雷锋团”政委姚德奇告诉澎湃新闻,他和雷锋是战友,而且是上下铺,用土话讲是“一个锅里搅勺把”。


1960年,邓州市560名青年应征入伍,成为雷锋战友。后来,他们相继复员、转业回乡,始终以“雷锋战友要为雷锋争光”要求自己,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编外雷锋团”。如今,已发展到34个营,21000多名志愿者。


“编外雷锋团”的信念,是传承雷锋精神,在该团带动下,邓州市成为全国知名的“雷锋城”。在该市,随处可见“雷锋”元素:雷锋路、雷锋岗、雷锋小学……甚至洒水车几十年来播放的都是《学习雷锋好榜样》。


吧友雷锋营营长金胜利说,虽然疫情期间成天在外跑,家人有些担心,但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在雷锋团做好事,所以都很支持。


义工雷锋营的志愿者来自社会各界,营长孙甜近日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他回忆,疫情期间,一名工友坚持要捐100元,这名工友的女儿患白血病刚刚去世,母亲因脑梗还在住院。孙甜知道,这位40多岁的汉子为女儿治病四处借债,可能工作五年都不一定能把债还清。“这100元让我心里既沉重,又感动。”孙甜说。


义工雷锋营教导员魏厚明,一直资助彭桥镇南岗村的乔梅(化名)。乔梅一家四口,父亲双目失明,弟弟患癫痫,精神也不太正常的母亲在她四岁时就去世了。从那时起,她就承担起做饭,照顾父亲、弟弟的责任。


读小学四年级时,看到乔梅每天放学回家割草、做饭,老师很心疼,就在网上发帖。这引起魏厚明等志愿者关注,他就带了几名志愿者去“暗访”:乔梅正在下面条,洗把红薯叶丢里面。灶房黑洞洞的,案板上啥都没有,就有点盐。


回去后,魏厚明马上发动捐款。乔梅至今记得志愿者们第一次到她家的情形:“当时感觉非常温暖,那些叔叔阿姨还过来抱我,我想哭,却不好意思。”


各种油、宽面条、细面条、调味品、衣服……每次去乔梅家,志愿者们拿的东西,起码够他们吃穿半年。


初中三年,乔梅的生活费,是同学捐的。高中的生活费和学费,则是魏厚明给的。乔梅的父亲告诉澎湃新闻,“要指望我,她早就读不成书了”。他说,尽管享受有低保等待遇,但若不是魏厚明等照顾,自家日子早过不下去了。


魏厚明说,乔梅“懂事得让人心疼”,而且学习优秀。等她考上大学,所有费用他全包。“等她大学毕业,找到一个好归宿,我的任务才算完成了。”


“将来我有能力,也要做好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乔梅说。


校对:刘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