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非企业性质单位合并报表体现么(企业合并报表与个别报表的联系和区别)

某母子公司在报表合并时采用了不同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政策,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该种情况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另行编报财务报表。”但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政策、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残值率属于会计估计,并不属于会计政策,编制集团合并报表时会计准则并没有要求统一。


常见的会计估计包括:


1)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2)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3) 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4)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


5) 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的,确定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方法。


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


6) 合同履约进度的确定。


7) 债务人债务重组中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债务转成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的确定。债权人债务重组中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债权转成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权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8) 预计负债初始计量的最佳估计数的确定。


9) 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


如果编制集团合并报表时,母子公司采用了不同的会计估计,那么审计的重点应放在采用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如采用不同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政策,应考虑母子公司所处的行业、业务模式、所面对的客户群体、信用政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同理,采用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应考虑母子公司固定资产的类别、性质、使用方式、使用强度的差异,母公司的电脑一天使用24小时,而子公司的电脑一天使用八小时,他们的折旧年限可以不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