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优化营商环境北京燃气公司(燃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今年早些时候,海淀区的一家拉比卡咖啡馆跟“邻居”北京液化气共用同一个电源,夏天空调一开就跳闸,店长愁得直挠头。阿拉比卡咖啡馆店长看到国网北京电力的“三零”服务宣传后,通过“网上国网”App线上申请用电业务。第二天,海淀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就来到现场开展勘查。从线上提交施工方案,到开展现场施工,再到电力接通,整个过程只用了7天。


北京燃气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微工程”系列服务模式的推出,受到用气企业广泛称赞,社会对“小微工程”的认知度、认可度也不断提高,小微工程报装及通气工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达到50%。截至目前,共发展6000余个小微项目,全部由北京燃气集团投资,共投资约2亿元。


例如对社会投资新改扩建项目,水务部门整合12项涉水审批,形成“一表式”办理清单,大力简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办事企业在市区政务服务大厅,仅需要在施工许可前或竣工验收阶段,根据企业需要一次勾选“一表式”清单事项,即可同时办理水影响审查、节水方案审查等多项涉水审批事项,办事企业可以享受到“一表多项申请、同步并联审查、事项独立批复”的全网通办服务。其中,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审查,除需编制水影响评价报告书的项目外,办理时限从之前两个审查流程的40个工作日压缩至16个工作日内办结。


“建筑师负责制”试点扩围


工程建设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又不只是水电燃气。在北京市“1 1”5.0版改革当中,都提到了“多测合一”和“建筑师负责制”。在发布会上,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副主任陈少琼也对此做出了详细的介绍。


围绕着5.0版改革,以“多测合一”为例,陈少琼介绍,将按照“时间相近、内容相似、主体相同”的原则,分两步整合测绘事项。第一步是将竣工验收和不动产登记阶段竣工测量、房产面积实测绘、不动产地籍测绘3个测绘事项整合为1项。第二步是将立项用地许可阶段勘测定界和不动产地籍测绘2个测绘事项整合为1项。


“整合后,我市全流程‘多测合一’改革将划分为3个阶段,仅保留4个测绘事项。每个测绘事项由建设单位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1家测绘单位进行作业,测绘单位可一次采集全部测绘要素,形成一份综合性测绘成果;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生成相应的分项测绘报告书,用于某项具体工作。”


此外,陈少琼透露,还要在原来房屋建筑类工程实施“多测合一”改革的基础上,将实施范围拓展至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场站工程,也就是说,在北京除了线性工程、特殊工程,绝大多数工程建设项目将受益于此次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多测合一”也将迎来“好差评”评价。据悉,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北京将建立“多测合一”名录库,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符合资质要求的测绘单位均可加入。名录库连通测绘成果质量监管、信誉信用等信息,对测绘单位开展“好差评”评价。“同时,我委会同市住建委将‘多测合一’成果纳入年度测绘成果质量监督范畴,进行专项抽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陈少琼表示。


而在“建筑师负责制”方面,陈少琼也提到,已成立工作专班,组建行业咨询委员会,及时跟踪解决改革进程中的各类问题。同时,拓展试点项目范围,动员各方力量,推动试点项目落地。试点范围已从中小规模商业文化服务、教育、医疗、康养设施和低风险工业建筑等项目,拓展到全部低风险项目以及部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17个“建筑师负责制”试点项目,包括3种类型:一是主动申请项目,如北京重型机械厂老旧厂区改造、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北洼西里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等;二是政府主导推动项目,如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二期项目等;三是2021年度集中供地承诺项目,共9个高标准商品住宅项目承诺采用建筑师负责制。


项目落地跑出“亦庄速度”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三城一区”主平台中的“一区”,是首都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同时也是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先试的开路先锋。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副局长周千钧讲述,经开区2019年就已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除立项、规划、施工、竣工环节保留审批外,将能评、环评、水评、交评、移植树木等10个事项列入《告知承诺事项清单》,企业作出面承诺后,即可自主开展项目设计、施工等工作,充分发挥企业投资自主权。


目前经开区已印发《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细则》,16个项目参与改革试点,投资总额超1200亿元,集成电路材料装备产业园、亦昭生物医药中试基地等重点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中国电科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拜耳扩产改造项目成为其全球在建项目中唯一未受疫情影响而延期的项目。


此外,经开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亦庄新城规划,按需有序开展了3批次16个区域的街区控规编制工作。而在落实产业用地标准化管理方面,经开区借鉴吸收全国各地标准地改革经验,在全市率先提出“供地标准化、审批便利化、管理规范化、违约契约化、信用体系化”的标准地“五化”管理模式,再造工作流程,形成闭环管理等。


从2021年起,经开区新增成片工业用地,均按照产业用地标准化方式出让。产业项目入区时将签订产业用地标准化协议,明确标准地指标体系,对做完区域评估的,将区域评估成果纳入标准地指标体系中。据介绍,下一步,经开区将筹划建设产业用地标准化地图,实现土地区域评估、指标体系等要素信息的线上查询、线上追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