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2006年国考申论真题(2006年广西国考申论试题与答案)

肖飞老师讲申论


二十国考申论试卷中


试题演变及近年来试题特点


肖 飞


时光真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回首申论试卷中试题的演变过程,真可谓感慨万千。申论试卷的发展与完善,清楚地印证了时代需求和使命担当。今天我们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的挑战、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有新的更大的作为。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笔者从研究申论的角度,站在过去二十年的节点上,回顾一下申论试题的演变,总结一下近年来申论试题的特点,以帮助广大考生真正地走进申论、把握申论,从而更好地破解申论。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除必要外,尽量不涉及或少涉及试题的具体内容,重在各类题型上进行论述。


肖飞老师讲申论


一、申论试卷中试题的演变

纵观二十年国考申论试卷中试题的变化,我们欣喜地看到了申论这一“国之大考”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其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做出了卓越贡献。申论试卷中试题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同卷同题,三题初立,夯实基础。


2000—2006 申论初考的这几年,申论“给定资料”从开始的1700多字逐年增加,2003年达到了5600字,而2006年竟达到了10000字,创造了申论“给定资料”数量的顶峰。这7年试卷多为三道大题,一般为概括题、对策题、议论文作文题,俗称“三大块”,而且试题要对应全部“给定资料”。考生不分省、地级,可谓同卷同题。但2003年与2004年较为特殊,每份申论试卷只有两道大题,而且作文中考的是公务文书报告与事务文书讲话稿,而没有议论文。这一阶段,可认为是申论初立尝试摸索阶段,目的在于夯实基础,稳步推进。


第二阶段:同卷不同题,省地分野,渐次突破。


2007—2009 自2017年始,申论试卷“给定资料”数量回落至8000字上下,而且有些试题题干直接标明对应“资料×”。这三年,试卷中题的数量不一,最多六道大题,最少四道大题。题型一般为概括题、对策题、分析题、改错题、议论文作文题。试题难度有所增加。省、地级考生虽用同一份试卷,但答题各有不同,要求程度也不尽相同,相对来说,试题对省级考生要求较高,这就是所说的同卷不同题。这一阶段,可认为是前一阶段基础上的发展,在同一卷中蓄势探索省、地考生应试分野,以求渐次突破。


肖飞老师讲申论


第三阶段:两卷分立,长足发展,稳定创新。


2010—2019 这一阶段共分两步:


第一步:2010—2012 从2010年始,省、地级两卷分立(本文称A卷、B卷)。申论试卷“给定资料”数量在6500—7800之间。题的数量,A卷、B卷都变为四道大题,申论打破了原来“三大块”的模式。题型有概括题、概念解释题、对策题、分析题、应用文题、议论文作文题等。值得一提的是,应用文题的文种大量涌现,如报告内容要点、宣传纲要、宣传手册、书信、编者按、宣传稿、建议书等。自此,应用文题成为申论试卷每卷必考之题。另外,明显的变化是:申论试卷的第一题中均包括两个小题,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12年。笔者认为,这是命题设计者为申论试卷下一步的发展、完善和突破有意打下的伏笔。


第二步:2013—2019 果然不出所料,2013年始,时机成熟,省、地级两卷分别变为五道大题,明眼者一目了然,这是将原来卷中第一题的两道小题变成了两道大题,前面的“伏笔”彻底展开。这又是一次重大突破。至此,考试时间也由原来的150分钟变为180分钟;阅读资料参考时限也由原来的40分钟变为50分钟。试卷“给定资料”数量在6000—8500字之间,试题难度稍有增加。但从2015年起一直到2019年,A、B两卷的试题基本上是一道题对应一个子资料,而且这种形式渐趋稳定,这就给考生答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毫无疑问,从这一变化中足以看到命题者的良苦用心。试题的题型除上面提到的之外,又出现了填空题。大题中不再包括小题,一直延续到2019年。当然,偶有例外,如2016年B卷又出现了“复古”现象,即共有四道大题,其中的第三题包括两个小题,实则还是五道题。


可见,第三阶段的两卷分立,也是设计在先,分步实施,方至水到渠成。两卷分立,形成五道大题的格局,可视为申论渐次突破,长足发展,稳定创新的结果。


归结起来,两卷分立后,申论试卷无论是A卷、B卷,五道大题中,概括题、分析题、应用文题、议论文作文题成为必考之题,而另一道题则成为灵活的多变题,诸如概念解释题、对策题、改错题、填空题等等。


肖飞老师讲申论


二、近年来申论试题的特点

1.概括题内容多元化。概括题是申论的“常青树”,从2000年始至今基本上每卷必有。但近年来,概括题已经走出了早年间的“概括内容”“概括问题”“概括影响”等的局限,不断出现诸如“概括原因”“概括启示”“概括借鉴”“概括过程”“概括变化”等,而且2018年A卷第一题要求概括“成绩、问题、建议”三个方面,成为概括的复合题。显然,概括题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显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当然,这是随着“给定资料”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概括题的字数要求依然较少,一般在150—200字之间。当然,也有例外,如2015年A卷第4题,概括启示则要求500字。可见,概括题的难度也在悄然增加。


2.对策题“隐身”变复合。近年来国考申论试卷中,直接的对策题几乎难得一见,但做为解决问题系申论“灵魂”的对策,已逐渐地融入到了其他题型中,如概括题、分析题、应用文题,乃至作文题中。有的直接变成了所谓的“复合题”,有的“隐身”成为相关题型的组成部分。命题的方式也多有变化,如2017年A卷第四题,要求“拟定提出推广‘水生态 扶贫’模式的理由和可推广的相关措施”。这样的命题方式,既新颖活泼,又体现了时代要求。


3.分析题必考增难度。自2009年以来,综合分析题成为“新贵”,几乎每卷必考,增加了答题难度。从申论考试大纲考核的要求角度来看,分析题增加使“分析能力”的考量实至名归。综合分析题命题范围较广,而且哲理性较深,特别是古文中的一些句子、警句名言等,确实令一些考生望而却步。在综合分析题上丢分者大有人在。实实在在地说,综合分析题确实是申论试卷中的难点,不可等闲视之。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广度和较强的辩证分析能力。君不见,2018年A卷与B卷、2019年B卷均有两道分析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分析题的重视。


肖飞老师讲申论


4.应用文题突出“纲”“要”。应用文题也是申论卷的必考题,而且2013年A卷、2014年AB两卷、2015年B卷、2016年A卷、2017年A卷、2019年A卷均出现两道应用文写作题。这种题在各类文种的选择上,偏重于事务文书,而少有公务文书。在原来写报告、讲话稿的基础上,出现了宣传纲要、讲解稿、编者按、宣传稿、简介、宣传手册、讲座提纲、调查问卷、短评、倡议书、备询要点等多个文种。新文种不断出现的多元化的特点,是考生面对应用文写作题的一大难点。近年来“讲话要点”“汇报提纲”“调查报告提纲”等成为“抢镜”的考点。勿庸置疑,应用文写作题中各类“提纲”“要点”的写作,实则是在考核各类文种的基础上,考查考生概括归纳能力与文字综合能力,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5.其他题型偶露头角。除上面题型以外,还有一些题型也间而出现,如概念解释题、选择判断题、改错题、填空题等。这些题型的出现,表面上看来是完成试卷的整体结构,但实则也是考查考生应变能力的一种有效举措。正是因为这些题看似简单,所以很多考生对其非常漠视、不以为然,以致感到陌生难答,造成失分多多。因此,做为考生,应试前要对各类题型进行复习和演练,方能稳操胜券。


6.自拟题作文成常态。议论文写作是申论试卷中的“最大”的题,而且赋分值最高。这本来就令很多考生感到棘手,可是,近年来试卷一改以前命题作文的惯例,出现了“资料画线”的自拟题作文,更增加了申论议论文的写作难度。这种作文是从一段“给定资料”画线部分具有很强理论色彩的论述中引出话题,让考生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思考,然后进行写作。这种作文的命题形式自2011年国考B卷首开先河后,就不断出现,而且大有稳定不变的趋势。


2012年国考B卷再次出现,令考生有些不解的是,2014年国考A卷和B卷的作文题全是这种类型。无独有偶,2015年国考的A卷、B卷作文题还是这种类型。除有两年一两个命题作文外,直至2019年A卷、B卷作文题依然是这种类型。这就告诉我们,“资料画线”自拟题作文已经成为申论作文的一种“新常态”。考生必须认真对待,以适应这种作文写作形式的要求。


(本文载于2019年第5期《应用写作》)


版权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肖飞所有;


2.未经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定期发布申论概括题、对策题、综合分析题、应用文写作题各题型案例解析,公务员考试(国考,省考)相关资讯。


肖飞老师讲申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