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长期股权投资之成本法VS权益法


企业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中可以采取成本法和权益法,而小伙伴们往往对这两种方法的会计处理十分头痛,今天就让我给大家来梳理一下相关的会计处理。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在开讲之前,大家首先要搞清楚成本法的应用适合于对企业形成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这里所说的控制包含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

1.初始投资成本

按照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原则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金额

2.被投资单位宣告发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按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投资收益

3.确认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当然我们还是要明白权益法的适用范围是对联营和合营企业的投资

1.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1)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对初始投资成本不进行调整。在这里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应当确认为商誉。

(2)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2.投资损益的确认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净损失

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或借:投资收益

3.被投资单位宣告发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按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其他综合收益的处理

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或借:其他综合收益

5.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处理

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或借:资本公积

6.确认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