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王振耀 企业基金会(基金会注册资金)


8月3日,民政部发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简称《条例》),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8年9月1日。《条例》将此前的社会服务机构(即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社会团体“三大条例”合为一体,内容上有较大的调整。


■记者:《条例》称“国家建立社会组织工作协调机制”。据我了解,民政、财政、税收、教育等部门与社会组织有关,“协调机制”该如何建立?


■王振耀:我曾任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据我了解,在国家机关,凡涉跨多个部门的事务,比如救灾应急,是要建立协调机制的。


社会组织属民政部管理,但其所涉部门如此多,如果没有协调,就只能“公文对公文”,工作很难开展,因而应该在中央各部委中进行政策层面的协调,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政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不会影响到社会组织的独立性。


■记者:关于扶持鼓励政策,目前社会组织税收优惠王振耀与薪酬待遇均存在问题。一是基金会王振耀保值增值难获税收优惠;二是免税资格认定涉及企业社会组织从业者的薪酬待遇,2009年出台的《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上年度税务登记所在地人均工资水平的两倍。”今年2月新出台的《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有了不同的表述:“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税务登记所在地的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上地区的同行业同类组织平均工资水平的两倍。”这是否意味着社注册资金会组织薪酬低问题的解决有了一定程度的操作空间?


■王振耀:我们承担了财政部的税收优惠相关课题,坦率地说,财税部门也很着急,推出基金会了很多积极的免税政策。关键在于,目前各方没有在研究、案例等注册资金方面搭建良好的沟通渠道,也没有把国际经验说清楚。财税部门出台政策的本意是促进社会各界更广泛地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而非把资金都用于发放工资,却产生了新的问题。我们应积极反映,相信政策会逐步得到调整和完善。今年2月出台的免税基金会资格认定新政,无疑往前又走了一步。《条例》的实施需要财税部门更好地协调,更符合实际情况。


■记者:《条例》规定:“社会组织名称应当准确反映其特征。”那么,“准确反映”该如何衡量?“壹基金”凭名称看得出来是做什么的吗?目前“90后”甚至“00后”加入公益大潮,年轻人有个性,爱标新立异,这一规定会否影响青年公益的活力?


■王振耀:现在年轻企业人做慈善与社会创新很厉害,我认为,这一条规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应该修改和完善,增加相关限定,不然在执行层面会闹出不少矛盾。


■记者:较之《基金会管理条例》,《条例》去掉了县级200万元的注册资金门槛和地市级400万元的门槛,保留了省级800万元的门槛,把国家级的标准从8000万元降至6000万元。资金门槛的变化,会在基金会领域造成什么样的发展局面?


■王振耀:行政法应注意与基本法做好衔接。慈善法第十条规定:“设立慈善组织,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登记。”这意味着基


金会可以在县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在对慈善法的解读中,很多专家都认为这是一项重大改革,这两年有不少县级基金会成功注册。《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基金会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假如取消了市县两级注册基金会的规定,这恐怕改变了法律,需要全国人大进行释法。


■王振耀:建议修改这一规定。“全国范围的广泛认知度和影响力”,谁来认定?官员认定、群众认定还是投票认定?最好对不具有操作性的、不好定义的、容易引起歧义的规定进行修改,保持法律的严肃性。


■王振耀:客观上来说,社会组织需要有分支机构,有的是链条式的上下游分支机构,有的是平台内部的分支机构,有的是网络化组织内的分支机构等。我认为《条例》的规定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然而,《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社会组织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因此,要把地域性和非地域性的分支机构区分清楚,再具体化一些,避免产生歧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