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香港化妆品运输贸易公司(香港化妆品批发商联系)

与在造车中扮演的角色一样,华为并不参与化妆品的生产与销售,只能算作第三方技术服务商,为化妆品零售企业提供数字化和智慧零售解决方案。


文丨胡奇


5月4日,香港化妆品零售企业卓悦控股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其全资附属公司卓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与香港华为国际有限公司订立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并公开了双方可能进行的相关合作事项。



根据公告,双方的合作内容为:双方将应用新零售科技服务创新以支持卓悦控股的业务转型、可持续发展,启动卓悦控股与华为在联合品牌营销方面的合作。华为将通过大数据分析、电子运输支付、WiFi 6等解决方案为卓悦建立智能零售店并提供技术支持。


据了解,香港华为国际有限公司为华为的子公司,负责通讯产品的购销业务。此次与化妆品零售企业合作,也被外界视为华为进军化妆品行业的信号。


受上述消息刺激,5月5日港股卓悦控股早盘一度涨超110%,截至收盘,卓悦控股涨58.47%。港股其他化妆美容股也集体走强,Wind化妆品美容指数涨近4%,创出5年以来的新高。


亟待转型的卓悦 牵手数字化服务商华为

卓悦控股在公告中表示,疫情带来了销售渠道架构的变化,集团顺势而为,开发了新零售创新平台,从以化妆品为主的传统零售升级为产品多元化的全渠道平台电商零售模式。鉴于可能进行的合作事项,如果实现,将使集团能够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零售及相关发展,提高其盈利能力,为公司股东带来更可观的回报。



实际上,卓悦控股已经连续5年陷入亏损的境地,且亏损幅度持续扩大。财报显示,2012年至2015年,卓悦控股分别实现营收22.77亿元、23.8亿元、22.05亿元贸易公司、19.16亿元。但自2016年至2020年,卓悦控股营收逐年下滑,分别为17.84亿元、16.17亿元、批发商15.71亿元、13.07亿元、4.53亿元,且近5年归母净亏损分别为0.82亿元、1.69亿元、0.35亿元、联系1.16亿元、2.15亿元。门店数量也由201香港9年的37家缩减至2020年的24家。



目前,卓悦控股在售产品超过4万个,独家代理品牌逾100个,覆盖护肤品、香水、化妆品、护发及身体护理等多个品类。作为传统化妆品零售商的卓悦控股亟待转型升级,扭转亏损颓势。公告显示,自2020年初起,卓悦控股从以化妆品为主的传统零售商向全域电商转型,于去年8月开设新零售体验店,利用大数据和新技术实现线上线下商业融合。


此外,卓悦控股还利用社交渠道进行销售,提高销售便利性和营运效率,并着手进行数字化升级。自2020年初,卓悦控股培训超过200名前线员工成为KOL,通过社交媒体和直播与顾客即时互动。


除了不断应化妆品用各种新科技整合资金流、物流和数据流,卓悦控股还在积极打造全球电商公共平台“卓悦香港猫”,提供包括天猫国际、考拉海购、京东、Facebook、YouTube、Instagram、海淘网及微信商城在内等44个渠道平台服务,触达34国家。该平台不只服务消费群体,也帮助香港品牌商拓展内地及海外市场。



数字化重塑零售业,科技将提升购物体验。此次牵手华为建设智能零售店并开展联合品牌营销同样是卓悦控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卓悦控股计划减少对实体店铺的依赖,更加注重电子商务和智慧零售的发展。因此,与华为合作改造现有门店,增加科技设备,将能够有效吸引顾客,并创造更好的购物体验,提高运营效率。卓悦控股希望,2至3年后在内地的店铺将达到3000家。


跨界化妆品行业 它们比华为更深入

国内化妆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各个领域的头部企业前来跨界“掘金”。比如服装领域的Zara、lululemon、森马,食品领域的娃哈哈、周贸易公司黑鸭、大白兔、德联系克士、泸州老窖、可口可乐等。与它们相比,华为并不参与化妆品的生产与销售,只能算作第三方技术服务商,为化妆品零售企业提供数字化和智慧零售解决方案。


实际上,早在2017年6月,OPPO就曾与娇兰展开跨界合作,打造OP香港PO R11娇兰限量版礼盒,这也是电子科技企业首次跨界化妆品行业,但仅仅只是一次跨界营销合作,双方并未有更紧密的合作。



与华为、OPPO同属科技企业的小米在化妆品行业的布局就要更为深入。在小米自营的电商平化妆品台小米有品上,已经出现了护肤、彩妆、洗护、口腔护理、香氛等各个品类的产品。除了销售,小米也以生态链的方式参与到部分品牌的研发设计中。


在小米有品的美妆个护频道内,每个品类的SKU数量并不多,这种“少而精”策略延续了小米手运输机打造“爆品”的模式。同时产品风格上趋向相同,产品包装上去品牌化,突出产品功能,多为极简风,并带有一定科技感。



互联网科技企业跨界化妆品行业本身具备话题性,巨头跨界“打劫”总会引起热议,但相比“华为”们提供批发商的技术加持,市场更考验的还是企业的战略布局和经营能力,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数字化将决定未来零售的形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