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香道文化商标图案大全(香文化logo)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小懂发现大全,茶友们现在越来越精致了,喝茶时开始点香了~


确实,香道和茶道分别是以香、茶为媒介的生活礼仪,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修身养性方式。


而且香道也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传统艺术,今天就和小懂一起穿越回古代,看看我们都能买到什么香吧!


文化

在宋代,香这件事情就已经是十分生活化的,因为宋代海外贸易兴盛,人们很轻易的就能取得来自诸国的各种香药。


乳香

“香之为品十有三,其最上者为拣香,圆大如指头,俗所谓滴乳是也...”


——赵汝适《诸蕃志》




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一家香药铺——“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铺”。



通过店铺招牌中可知,香药铺中除了销售上好的沉香、檀香外,还有拣香。


这个“拣香”就是乳香十三个品级中的上品乳香


乳香是阿拉伯地区最重要的香料,在古埃及、古罗马的神庙中常年散发着乳香的气味,祭司们大量使用乳香制造香烟缭绕的神秘气氛。



焚烧乳香的方法很简单,将乳香树脂置于点燃的木炭片上,它便立即开始燃烧,其冉冉香气顿时令人精神舒缓,心旷神怡。


但是中国古人很少单一使用乳香,通常会与沉香、檀香等香料搭配制作复合香气的合香。



例如在古香方中有一首“白龙涎香”,就是用乳香与檀香、寒山石制作。


白龙涎香


檀香一两,乳香五钱,右以寒水石四两,煅过同为细末,梨汁和为饼子。




龙涎心字香

“有吴氏者,以香业于五羊城中,以龙涎著名。香有定价,家富日飨如封君。人自叩之,彼不急于售也。”


——叶寘《坦斋笔衡》




在宋代市场上最负盛名的香,就是广州吴家制作的“龙涎心字香”



因吴家“心字香”太过著名,香肆市场上经常有山寨品,宋代古玩书籍《百宝总珍集》“龙涎香”条载香:“广州心字香子细看验,亦有假者”。


心字香作为吴家香业的核心产品,没有留下商标配方。但在《陈氏香谱》中记载了一首“广州吴家软香方”:


广州吴家软香方


金颜香半斤(研细末)、苏合油二两、沉香一两、脑麝各一钱(别研)、黄蜡二钱、芝麻油一钱(腊月者经年尤佳),右将油蜡同销熔,放令微温,和金颜沉末令匀,次入脑麝与苏合油同搜,仍于净石版上以木槌击数百下,如常法用之。


藏香

“因龙斗logo而生,若烧一丸,兴大光明,珠如甘露。”


——叶廷圭《名香谱》载“大象藏香”




在宋代市图案集上不仅有汉方香,还能买到西藏地区的藏香,文人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三提到南宋京城的市集上即有售藏香。


与现在常见的线香藏香不同,当时的藏香是也是香饼、香丸


宋人对藏香的描述比较奇幻,就像叶廷圭《名香谱》中对“大象藏香”描述到:“因龙斗而生,若烧一丸,兴大光明,珠如甘露。”



关于藏香的方子,在汉文化方书中不常见。成书于元末明初时的《墨娥小录》中曾记载了一首藏香方:


藏香方


甘松、大黄、柏香、北枣皮、檀香、茯苓(香乘记作零陵)、藿香、三柰、土花、 金颜、熏花、荔枝壳、佛尼降真各五钱, 栈香二两、麝香一钱,共研末和榆面作条,其香馥郁异常,诚上品,既今藏香。


但是这个香方是线香方,线香出现在元代。虽然在宋代时藏香就传入内地,但藏香的盛商标行是在清代开始。在清代,藏香是富贵奢侈生活的象征。



吴恭顺香饼

“每饼以大全微火蒸之,斋中可香月余。”


——孙承泽《庚子销夏记》




到了明代,香料的买卖在民间更加繁荣,制作工艺更加成熟,各香家都有闻名于世的香品。


雅尚齐制的玉华香、河南的黑芸香道香,刘鹤的芙蓉香、暖阁香等,都是logo明代香品市场中的名品。


其中吴恭顺家图案的香饼曾名躁一时,与魏戚畹家酒、李戚畹家园并称“京师三绝”。



孙承泽在《庚子销夏记》中描写吴恭顺家制的香“每饼以微火蒸之,斋中可香月余。”,可知留香时间久,是吴恭顺家香的特色


在《香乘》中记载有“恭顺寿香饼”香方:


恭文化顺寿香饼


檀香四两、沉香二两、速香四两、黄脂一两、郎苔一两、零陵二两、丁香五钱、乳香五钱、藿香三钱、黑香五钱、肉桂五钱、木香五钱、甲香一两、苏合一两五钱、大黄二钱、三柰一钱、官桂一钱、片脑一钱、麝香一钱五、龙涎一钱五分,以白芨随用为末印饼。


宫廷香

唐代是不许把宫中香方传入民间的,但到了宋代、明代,街市上有宫中调制的香品售卖,宫中的香品在民间颇为香珍贵,常被文人当作藏品收藏。


宫中的香都会印有标记,类似防伪标志重中之重 ,屠隆在《考盘余事》中就记载过:


“甜香,惟宣德年制清远味幽,坛黑如漆,白底上有烧造年月,每坛一斤,有锡盖者方真。”



在《香乘猎香新谱》中记载了多首明代宫中的内府香方,世庙枕顶香、御前香、内甜香、内府香衣香牌等,都是明代宫中曾用的香方。


到了清代,用香依旧是承袭了前代。清代小说《花案奇闻》中描写过一个“苏州香馆”,香馆中经营龙涎、安息、唵叭、沉速、西域夷香等。


这些香也是明代比较主流的香品,小说中描写的各种香,如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实物。


▲故宫藏沉速香片、唵叭香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香友开始研究香药、香方,香道试图复原古人生活的各种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