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股权稀释是什么意思(股权稀释是什么意思 创业)




1


2


银行借款


3


发行债券:企业自主发行各类债券


4


股权融资:企业出让股权进行融资




我们来逐个分析各个投资情况:


先看股东,股东是希望开企业赚钱的,是想从企业获利的,因此他们持续向企业注资是不现实的。


银行呢?银行是需要管控风险的,他们对贷款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任何初创企业向去找银行贷款,难度可想而知呀!


发行债券,其实就是借钱,只是对象不再是银行了。一样的道理,成熟企业才能发行债券,创业企业还是就不要想这个方法了。





四条路,有三条已经堵死了,只能选取第四条。这条路就是出让股份,获取发展资金。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是谁都愿意投资的。因此,你看这些公司找到的都是比较成熟的风投,他们具有非常敏锐的嗅觉,成熟的估值体系。


情况是这么个情况,那具体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企业要想发展,就要不断地投入资金,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融资方式,通常情况下,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l 股东投资:他们出的注册资本金


l 天使轮:改革发展,天使投资人这个阶段基本就是投人


l A轮:经过基本验证,具有可行性了。


l B轮:发展一段时间了,觉得还不错了。


l C轮:在前面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看到希望了。


l IPO:发展壮大了,投资人也要套现离场了,大家都觉得该上市了


融资过程其实就是新股东加入的过程,他们称为新的股东必然需要老股东出让自己的股份,因此,每次融资,原有股东的股份都会降低。


老习惯,我们还是简单粗暴地举例子。


股东注资


假设甲、乙二人建立了企业A,甲乙二人的出资比例为6:4,此时股份比例结构为:





天使来了


经过一年的发展,情况很不错,不过他们想继续发展壮大,此时企业内部的钱不多了,甲乙二人手里也没钱投入了,于是通过熟人找到了在做天使投资的A先生,A先生对企业发展很赶兴趣。经过评估,双方一致认为企业价值80万,A先生愿意再投入20万。


此时,


天使投资人A先生的股份为:20/(80 20)=20%。


甲所占的股份为:60*(1-20%)=48%


乙所占的股份为:40*(1-20%)=32%





其实投资人A先生,身经百战,在投资前告诉甲乙,需要先拿出部分20%股份,创立资金池,然后自己在入股。


于是:


A先生入股前,公司股权结构是:


资金池股份:20%


甲股份:60*(1-20%)=48%


乙股份:40*(1-20%)=32%





A先生入股后,公司的股权结构是:


天使投资人A先生:20%


甲:48*(1-20%)=38.4%


乙:32*(1-20%)=25.6%


股权池:20*(1-20%)=16%





可以看到,因为天使投资人提前建立了股权池,他的股份还是20%,但是甲乙的股份已经提前稀释了一次,经过此轮天使投入,甲乙的股份已经大打折扣,减少了36%。可以看到,从挽救公司于水火的角度,天使投资人确实美好的天使,但是拿起股份来也是毫不手软的。这也可以理解,创业公司倒闭是分分钟的事,天使拿的再多,公司倒闭了就什么也没有了。股权池建立后,用于奖励给员工、高管等,在实际操作中,股份的奖励都是以股份数量实行,而不是股份比例。所以,创业公司发行的股份数都很大,动辄上亿股也是有的。


A轮融资


经过发展,公司进一步壮大了,可是又遇到发展瓶颈,从天使融来的钱也花没了,企业发展规模来讲也符合A轮的条件了。因为风投的尽职调查等工作量非常大,所以太小规模的企业A轮是根本不看的,发展到能够拿风投了,就说明发展还可以了。A轮融资一般来说都是大手笔。这里就不考虑估值具体数值了,总之,股之后A轮投资人决定投资当前估值的1/4,即占总比例的1/5。


此时,股份结构:


A轮投资人:20%


甲:38.4*(1-20%)=30.7%


乙:25.6*(1-20%)=20.5%


股权池:16*(1-20%)=12.8%


天使投资人:20*(1-20%)=16%





B轮也来了


继续发展,B轮来了,如果他们继续决定投资20%,问题比较简单,按照A轮的计算方式,很容计算出具体情况如下:





但是呀,不光天使投资人狡猾,A轮投资人也很狡猾,他们通常会跟公司签署协议,如果在B轮融资时,估值达不到某一个特定值,就必须保持A轮投资人的股份不被稀释,仅稀释A轮投资前的股东股份。这是因为A轮投资,风险性还是非常高的,稍不留意,A可能什么都拿不到,A必须提高保险系数,因此,A这样做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那问题稍微复杂些,具体为:


B轮投资人:20%


A轮投资人:20%(维持不变)


甲股份:甲原有股份/(甲股份 乙股份 股权池 天使投资人)*(1-A轮投资人-B轮投资人)=30.7/(30.7 20.5 12.8 16)*(1-20%-20%)=23%


乙股份:乙原有股份/(甲股份 乙股份 股权池 天使投资人)*(1-A轮投资人-B轮投资人)=20.5/(30.7 20.5 12.8 16)*(1-20%-20%)=15.4%


股权池:


股权池原有股份/(甲股份 乙股份 股权池 天使投资人)*(1-A轮投资人-B轮投资人)=9.6%


天使投资人:


天使投资人原有股份/(甲股份 乙股份 股权池 天使投资人)*(1-A轮投资人-B轮投资人)=16/(30.7 20.5 12.8 16)*(1-20%-20%)=12%





C轮来了


经过B轮融资,跨越式发展了,迎来了C轮融资,C轮投资人继续占20%,发展符合要求,大家一起稀释吧:


C轮投资人:20%


甲股份:23*(1-20%)=18.4%


乙股份:15.4*(1-20%)=12.3%


股权池:9.6*(1-20%)=7.7%


天使投资人:12*(1-20%)=9.6%


A轮投资人:20*(1-20%)=16%


B轮投资人:20*(1-20%)=16%





终于胜利IPO了


C轮融资后,企业发展更顺了,很快就IPO了,IPO其实也给从天使到各轮的风投提供了退出机制,IPO大家决定拿出来20%的股份上市。


到这时候,风险已经很小了,大家很和谐了,大家一起稀释就好了。此时,大家所持股份为:





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每次都只拿出20%的股份给投资人,最后甲也仅仅持有14.7%的股份。在实际融资过程中,创业公司跟风投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匹配的地位,因此风投所占股份很可能会超过20%,如果这样经过多轮融资,创始人的股份甚至会被稀释到10%以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