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厦门国税网怎么查专管员(厦门税务专管员在哪里查询)

有效治理和保护溪流,将大大提升人居环境。图为水清岸绿的同安东西溪。(网陈嘉新摄)


翔安浯溪猪舍变公园。(市河长办供图)


冬日暖阳,让厦门充满着专管员勃勃生机。放眼望去,一条条溪流、一个个湖泊,波光粼粼,水清岸绿,如珍珠一般,镶嵌在大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厦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深化推行河长制,全面施行湖长制,有力提升河湖管护水平。


流域污染源4个100%清退


对退养地块实行图斑化管理,有效整治回潮现象


近日,同安区白沙仑农场湖井村附近的农田怎么,一垄垄辣椒植株已开始挂果。很难想象,这片田地几个月前还是一个牛蛙养殖场。养殖污水直排、随意丢弃病死蛙体……无序的牛蛙养殖成为许多流域的最大污染源之一。今年以来,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厦门市各区不断加大牛蛙养殖清退力度。强力清退的同时,相关部门还积极做好帮扶工作,引导养殖户转岗转国税业,复耕复种。截至今年7月31日,全市牛蛙养殖场清退工作全部完成,清退率达100%。


牛蛙养殖清退,是厦门市流域污染源清退工作专管员的一个缩影。据市河长办介绍,今年,厦门市污染源清退实现4个100%。一是生猪100%退养,全市共退养生猪12661场,累计退养生猪184.29万头,拆除猪舍402.52万平方米,发放退养补助资金8.税务11亿元;63场保留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标准化改造,并安装监控系统。二是牛蛙100%退养,全市共清退牛蛙养殖场3862家,清退面积达195.3万平方米。三是规模化禽类100%退养,全市共清退网规模化禽类养殖1167场,清退养殖面积91.6万平方米,清退禽类近200万羽。四是小石材加工厂100%清退,全市共清退小石材加工厂64在哪里4家,清退面积21.3万平查方米,拆除设备1800余台套。


清退完成后,市、区有关部门还对退养地块进行编号、登记、造册,实行图斑化管理,有效整治回潮现象,进一步巩固清退成果。


水质提升目标100%完成


六个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通过生态环保部、住建部“回头看”专项检查


傍晚时分,海沧新阳排洪渠两岸,不少市民正在散步,时不时可以看到白鹭扎入水中觅食。“这样的场景,在前几年是不敢想象的!”家住附近的老刘说,以前的新阳排洪渠,河道淤积、污水横流、恶臭难耐,“简直就是‘龙须沟’”。


全长约4.9公里的新阳主排洪渠,曾是国家部委挂牌督办的黑臭水体。市、区相关部门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打响新阳主排洪渠整治攻坚战,采取截污、清淤、生态修复及水质净化应急服务等综合措施。经过治理,新阳主排洪渠水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曾经在哪里绝迹的鱼虾回来了,附近的居民也把这里当成了一个休闲锻炼的国税好去处。


据介绍,今年,厦门市省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100%,10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标,达标率100%,较去年同期的80%改善明显;省挂牌督办的劣V类断面深青溪浦边桥、东溪南门桥水质均已达标并已正式销号;包括新阳主排洪渠在内的全市6个黑臭水体水质均达到消除黑臭水体标准,今年11月顺利通过生态环保部、住建部的“回头看”专项检查。


全省率先100%落实小水电生态下泄流量


先后关停解列11座水电站,31座水电站全面完成生态流量下泄设施改造


如今,在翔安新圩镇紫云岭水电站上游,溪水潺潺流动已经成为常态。然而,在前几年,水电站业主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把上游的水几乎全部引去发电,导致约1公里的河道水流量急剧减少,甚至脱查询水干涸,由此造成河道生态失衡,鱼虾等生物基本绝迹。今年6月,在水利、环保等部门的要求下,紫云岭水电站完成了生态下泄流量整改工作,曾经被水电站拦走的水,重新奔涌在河道上。


据统查计,厦门市现有水电站49座(同安45座,翔安4座)。市、区水利部门对照中央、省督查意见,立行立改,按照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原则,完成下泄流量核定和“一站一策”税务整改方案,全省率先完成水电站整改工作。截至今年8月,除市政府批准7座以供水和灌溉为主的水电站不予考核外,厦门市先后关停解列11座,溪流来水自然下泄,剩余31座全面完成生态流量下泄设施改造、监控设施安装及联网,100%落实生态下泄流量任务,比省里确定时间提前了两年半,在促进电站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走在前列。


亮点


水系生态蓝线


纳入“多规合一”平台


溪流、水库、输水管渠等水系是城市的“血脉”,在城市空间蓝图上,划定出它们的保护和控制地域界线,是确保“血脉”健康的基础性工作。今年1月,厦门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水系生态蓝线的划定,并且配套出台管理办法——《厦门市水系生态蓝线管理办法(试行)》。


此外,厦门市还成为全国首个把水系生态蓝线纳入“多规合一”平台统筹规划、管控的城市,实现水系全域“一张蓝图”,从规划层面开始,实现河道水系空间管控。


全市465公里河道


管护全覆盖


厦门市在推行河长制过程中,查询创新管理机制,出台《厦门市溪流养护管理办法》,以“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线无污水直排和无垃圾”为标准,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作、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管理模式,像城市的道路清扫保洁那样,安排专业养护队伍,明确养护责任,建立溪流养护长效厦门机制。2018年,厦门市完成《厦门市溪流养护实施办法》修订,强化落实有责任主体、有专人负责、有经费保障、有相应设厦门施的“四有”机制,规范溪流管养分离。


今年怎么,厦门市安排市级财政补助3881万元,聘请31家社会化专业管养队伍,承担河道保洁管护任务,对全市9条溪流465公里河道全覆盖管护,市人大、市政协给予河道管养“花小钱、办大事”的高度肯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