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舟山劳务公司注册代理(舟山劳务公司联系电话)

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公共劳务就业服务部门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任务,充分发挥就业帮扶优势,积极探索“布局三靠近、落实三强化”模式,保公司障脱贫人口稳定就业,促进脱贫人口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市劳务脱贫群众人均增收11653元,同比增长36.7%。


对接服务“三靠近”,上好就业“保险”


向产业带靠近。推动产业、就业、创业“三业联动”,将就业向产业带靠近。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组织调剂脱贫劳动力舟山定向应聘,精准匹配,保障企业“招得进人”和脱贫人口“就得了业”。全市辣椒、花椒、香椿、糯稻等特色产业基地吸纳当地脱贫劳动力灵活用工近2万人次。提供技能技术服务,针对种养殖业、餐饮业等行业特点,制定“一业一策、一企一班”的培训计划。提供政策资金服务,按照脱贫不脱政策规定,积极落实经营主体的稳岗返还就业吸纳、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12项,补贴资金100余万元。


向劳务协作地靠近。借助浙川东西部劳务协作平台,将就业向劳务协作地靠近。组织脱贫劳动力转移输出,收集浙江舟山等劳务协作地企业用工信息。依托达州公共招聘网、达才网、人力资源市场大厅等线上线下招聘服务平台,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和万达开三地联动专场招聘活动。目前,展劳务协作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23场次,发布岗位信息1.7万条,为舟山、万州、开州等劳务协作地输送脱贫人口1600余人;与浙江舟山建立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采取“点对点”一站式包车护送模式,促进111名学员实现“出家门—上车门—到校门—进厂门”高质量就业。


载体搭建“三强化”,上好增收“保险”


强化载体建设,扩就业。推动就业帮扶载体建设,发挥载体吸纳就业的聚集效应。整合各类产业园、创业孵化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建好就业帮扶基地,吸纳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目前已建成就业帮扶基地49个,吸纳当地劳动力就近就业2083人。鼓励引导园区企业、专合社、农业基地等入村、入镇、入园设点布局,搭建“车间、基地、能人、电商 脱贫人口”等平台,合力打造就业帮扶车间。全市建成就业帮扶车间40个,带动脱贫户382户,惠及脱贫劳动力520人。组建就业帮扶挎包服务队,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温暖”服务联系电话,打联系电话通就业帮扶“最后一公里”。全市共组建就业帮扶挎包服务队133个,成员400余人,发放就业创业宣传资料3万余份。


强化培训提升,促就业。推动培训资源融合,提升脱贫人口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探索出“需求 培训 就业”三位一体培训模式,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乡土人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全市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劳务品牌培训9000人次,推荐就业4132人。组织劳务协作培训,主动落实《公司注册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暨职业教育与就业培训合作协议公司注册》,对参加培训的脱贫劳动力核发生活、交通补贴。实行“订单式”培训,开展“2 1”班海员培训,组织111名学员到舟山进行海员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100%就业。开展快递、旅游、酒店等行业“订单式”培训。全市累计脱贫人口技能培训9988人次,其中“订单式”培训500余人,有效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


强化岗位开发,保就业。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成都、重庆等地劳务协作,拓宽就业渠道。深化校企合作就业,企业在职业院校建立实训基地,添置实训设备,实训合格后直接进厂入职;在广州、福建等地设立农民工服务工作站8个,收集发布东部地区企业招工简章、用工信息等,促进10万名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上百家企业带着代理上千个岗位下乡进村开展上门招聘,累计开展代理就业帮扶上门活动128余场次,提供岗位5.33万个,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舟山1300余人。开发农村治安协管、卫生防疫等公司农村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对兜底脱贫人员实行政策延续安置公益性岗位就业。全市累计就业创业补助资金安置公益性岗位1万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